物理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光的折射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光的折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03 22:05:57

文档简介

《 光的折射 》 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本课时《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教学应定位在认识光的折射规律上和注重学生的折射现象的感知、体验和折射规律的探究上。同时引导学生应用规律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问题设计 引入: 把筷子斜插到盛满水的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你发现了什么?在空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1、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2、光在折射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4、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是怎样的?5、如果光垂直入射时会如何?6、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7、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8、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试可逆的,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否也是可逆的呢? 9、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光传播的路线将会怎样呢? 10、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目标: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所需设备: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多媒体投影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师]在多媒体上再展示,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情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用多媒体上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折射规律 [师]请若干小组上讲台汇报探究成果。[师]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教师演示[师]分析光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1、渔民叉鱼3、海市蜃楼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哪些问题?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2.学案课后检测 [学生实验1]在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学生实验2]在空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学生实验3]在白纸上放置一块玻璃砖,用激光笔对着玻璃砖的表面发出一束激光,会看到进入玻璃的光线发生了偏折,同时在作业纸上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路径。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学生实验4]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3、如果光垂直入射时会如何4、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5、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如何变化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光的折射定律: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3、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 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折射角都等于零(垂直不变);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两角不等);5、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6、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在光的 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学生观察后得出一束光通过玻璃砖时,最后的出射光线将与入射光线平行。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归纳得出: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这两个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从而引入光的折射的定义。用媒体介绍折射角更具直观性,防止学生将折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大胆猜想,展开探究,使探究目的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折射定律,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之欲,再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用光的可逆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共21张PPT)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认识几个概念
空气
玻璃
A
O
N

α
C
γ
折射角
入射角

界面
折射光线
问题:光在折射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
3、如果光垂直入射时会如何
4、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5、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3、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 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折射角都等于零(垂直不变)
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两角不等)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6、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5、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M M
O
B
A
N
N′
α
γ
空气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光传播的路线将会怎样呢?
玻璃
空气
一束光通过玻璃砖时,最后的出射光线将与入射光线平行。


1、渔民叉鱼
三、光的折射的应用
眼睛
2、池水变浅
空气

A
A’
形成原因: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3、海市蜃楼
小结:
一、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三、学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作业
1、当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只有当光 射入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才不变,这时入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减小,折射角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了 ,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 像。
4、下列现象不属折射的是:
A、看湖水深度比实际浅
B、看斜插水中的筷子向上折
C、站在水中看到腿变短了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景物
斜射
垂直
0
0
小于
减小
折射

D
5.如下图所示,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光路。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M M′
O
A
B
N
N′
α
γ
空气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M M′
M M′
O
O
A
B
A
B
N
N′
N
N′
α
α
γ
γ
空气
空气


二、光的折射规律
空气

A
O
N

α
C
γ
折射角
入射角

界面《光的折射》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所以本节应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上述特点,根据课程需要,设定了10个针对性的问题,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规律,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体会探究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应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一、实践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实验1]在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用多媒体上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光的折射规律
(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
1、水中叉鱼
2、.池水变浅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 2.学案课后检测
二、收获与体会
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并在与小组成员交流协作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并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1、以光的折射规律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等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出光的折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3、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4、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三、问题与建议
在本节课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3、在进行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除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利用两枝激光笔同时进行演示实验得出。
4、本节课是以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为主线展开教学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光的折射的作图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目标: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在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的前提下,已由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基础,但也容易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与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混淆,·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地使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实验1]在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学生实验2]在空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学生实验3]在白纸上放置一块玻璃砖,用激光笔对着玻璃砖的表面发出一束激光,会看到进入玻璃的光线发生了偏折,同时在作业纸上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路径。[师]在多媒体上再展示,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情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用多媒体上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实验4]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3、如果光垂直入射时会如何4、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5、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如何变化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师]请若干小组上讲台汇报探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光的折射定律: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3、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 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折射角都等于零(垂直不变);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两角不等);5、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6、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师]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师]分析光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1、水中叉鱼2、.池水变浅[分析]如图所示,从池底A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A′发出来的.A′就是A的虚像,A′比A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池底好像变浅了.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2.学案课后检测五、板书设计4.1 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解释现象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项 目 评 价 说 明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00%的学生都动手进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目标达成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问题设计难易适中,学生没有因问题难而无所适从、因问题过于简单而不经思考。
课堂延伸过程评价 通过光的折射规律的学习,学生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使用恰当。
教师对问题的处理 问题设计恰当、合理,具有较大的启发性,能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符合物理学科特点。
三维目标的达成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自身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归纳过程,潜移默化地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