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化学
年
级
九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4)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助手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四、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1.氢气的性质
氢气化学性质: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杯壁有水雾。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2.水的组成
[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提问]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
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气体,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
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学生学会氢气和氧气的鉴别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
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①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
②产物检验:
a.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b.负极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