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复备人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探索乐园—鸡兔同笼
学习目标 1、经历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获得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 难点 1、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2、体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
导案 学案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引入 1、师生谈话直接引题,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鸡兔同笼’的含义吗?”
2、教师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的相关准备性学习—— “(1)1只鸡、1只兔一共有多少条腿;(2)2只鸡、3只兔一共有多少条腿;(3)8只鸡、5只兔一共有多少条腿”。
?
?
?
?
?
?
二 自主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如果告诉大家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它们一共有22个头,70条腿,如何知道笼子里有多少鸡和兔?”
?
?
?
?
?
?
?
?
?
?
?
三 合作交流
???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展示。
1、假设法
(1)假设22只都是鸡。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算出的腿数会比原有的70条腿多还是少,如何处理?如何求出兔子的只数?
????(2)假设22只都是兔,让学生依据刚才的思路,尝试解答。
????(3)小结假设法。
?
2、列表法
教师可以做为参
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流列表法。
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前一列的数据进行推算,找出规律,形成策略。
?
3、列方程解答
(1)教师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任务要求,找出等量关系,鼓励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解答。
教师点拨:根据其中一个等量关系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
(2)请板演的学生交流解方程的过程和结果。
?
?
?
?
?
?
?
?
?
?
?
(3)如果有学生将鸡设为 X,教师则引导学生将解答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领悟将兔的只数设为X的优势。
???
?
?
四 课中小结
???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法予以回顾,思考解决“鸡兔同笼”
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
?
?
五 达标检测
?
???1、书上P41第1题
“池塘里有龟和鸭共23只,它们的腿共有60条,龟和鸭各有多少只?”
?
?
?
????2、书上P41第2题
????“用100元购买下面两种洗涤液,可以有几种买法,各买多少瓶?”
???
?
?
六 全课小结
?
????梳理知识、总结方法
?
七 拓展延伸
?
1、松鼠妈妈采松籽,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8天共采了112个松籽,这八天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
?
?
?
2、小刚的储蓄罐里共2分和5分硬币70枚,小刚数了一下,一共有194分,求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
?
?
?
?
?
?
?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对“鸡兔同笼”的理解。
?
?
?
?
?
???
学生分别解决这些问题。小组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
?
?
?
?
?
?
?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有一定思路后,在小组内
?
?
?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有一定思路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将成型的思路在各自展板前展示。
?
?
?
?
?
小组展示。
假设笼子里的都是鸡。那么就有22×2=44条腿,这样比原有的70条腿少了70-44=26条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也就是有26÷(4-2)=13只兔。那么兔有13只,鸡有9只。
假设笼子里的都是兔。那么就有22×4=88条腿,这样就比原来多了88-70=18条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也就是有18÷2=9只鸡,那么兔有22-9=13只。
?
?
?
学生交流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
?
出示课件或依据学生小组内的展板进行展示。
?
从有1只兔21只鸡开始,一个一个地试,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
兔(只)(
1
2
3
…
鸡(只)
21
20
19
…
腿(条)
46
48
50
…
?
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2
鸡的腿数+兔的腿数=70
并尝试设未知数,解答。在小组内交流,上黑板展示。
?
?
?
解:设有兔有X只,那么鸡就有(22-X)只;兔的腿数是4 X条,鸡的腿数是2×(22-?X)条。
?4X+2×(22-X)=70
??4X+44—2?X =70
??4X—2?X +44 =70
???????2?X +44 =70
???????????2X?=26
X=13
?????????????
鸡的数量:22-13=9(只)
?
?
?
?
学生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
?
?
?
?
?
?
?
学生总结提升。
?
?
?
?
?
?
?
?
学生独立完成,自已检验。小组同学互判,交流思路。
要求:(1)读题,了解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自己尝试解决。(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
?
?
?
?
?
?
?
?
?
?
?
?
?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
?
?
?
?
?
?
?
?
?
?
学生尝试解决,关键处可以教师点拨或学生在小组交流解决。
?
?
? ?
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谈一谈对鸡兔同笼的认识,便于教师了解学情。
?
?
根据已知的鸡、兔只数,求一共有多少条腿,是学生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下面探索“鸡兔同笼问题”做铺垫。
?
?
?
?
?
?
给学生自主的思考时间、探索交流的空间,是新课堂赋予学生和教师的权利,这是学生形成数学思想
?
?
?
?
?
?
?
?
?
?
?
?
?
交流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形成假设的思想和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尝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
?
?
在反思中提升、在总结中升华,让学生在小结中将每一种策略内化成自己的方法。
列表法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在进行推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
?
?
?
列方程解决题,是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找等量关系,自主尝试解答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
?
?
?
?
?
由于列出的方程较为复杂,计算时步骤较多,请板演的同学交流解题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解题步骤,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技巧。
?
?
?
?
?
?
?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将兔的只数设为X,解方程更为简便。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数学优化的意义。
?
?
?
?
?
让学生在回顾整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以便举一反三,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是已学知识的练习应用,又是对已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的过程。
?
?
?
?
?
通过达标检测达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的效果。同时小组同学在互相判题的过程中交流思路,互相提升。
?
?
?
?
?
?
通过反思总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给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机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