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 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一只手。(五指伸直、并拢、张开)
1. 教学“间隔”的含义:把张开的五指中的空隙我们就叫做间隔。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 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
2.小组合作探究: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手指数=间隔数+1;间隔数=手指数-1
3. 引入课题:植树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问题,合作学习
在操场边,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树,设计一份植树方案(有几种栽树方案),并说明您的设计理由。(小组交流,汇总结果)
(1)沿着20米长的小路一边栽树有三种栽法:
A.两端都栽:
B.只栽一端:
C.两端都不栽:
(2)用线段图表示:
(3)完成表格:
(4)小结,建立模型:
间隔数=总长÷间距
2.例题学习
3.课堂练习及作业
(1)巩固练习
选一选:下面每一题相当于植树问题中哪一种情况
1.广场上的钟声( )
2.音乐中的“五线谱” ( )
3.衣服上钉的纽扣( )
4.成语“一刀两段” ( )
【 A、两端都种 B、只种一端 C、两端不种 】
5.16名小学生排成一列纵队,每两名小学生之间相距1米,这列队伍长( )米。 A.17 B.16 C.15 D.14
6.校运会的运动场上,1条跑道有2条石灰线,4条跑道有( )条石灰线。
A.8 B.7 C.6 D.5
填一填:
在一条240米的小路边植树,每隔8米栽一棵。
想:小路长( )m,每隔( )m栽一棵,有( )个间隔。
(1)两端都栽,需要 ( )棵;(2)两端都不栽,需要( )棵;
(3)只栽一端,需要( )棵。
做一做:
1.植树节那天,同学们在长30米的小路一侧栽柏树,每隔2米栽1棵。
(1)如果小路两端都栽树,需要栽多少棵?
(2)如果小路一端都栽树,需要栽多少棵?
(3)如果小路两端都不栽,需要栽多少棵?
2.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3.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 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一端栽,一端不载)。每隔5 m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三)总结收获
小 树 苗, 栽 一 栽,
三 种 情 况 分 清来。
两 端 栽, 像 手 指,
五 指 四 空 棵(数)多1;
一 端 栽 来 一 端 空,
棵数、段 数 等 起来;
若 是 两 端 都 不栽,
一 刀 两 断 棵(数)少1。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间隔数=总长÷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