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在演唱歌曲《小螺号》的过程中,掌握波音,上滑音的演唱方法。并体会波音,上滑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为歌曲编创伴奏,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乐趣。
教学重点: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的演唱带有上滑音和波音的旋律。
教学难点:
装饰音以及高音域长音节拍。
教具:报纸、响板、螺号1个(螺号也可以改成其他吹奏的乐器)
《小螺号》学习过程
一、导入:情景导入 创造节奏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猜会是哪儿呢?
(2)师播放大海的视频,但大海没有声音,引出需要创作四小节的节奏。
下面同学们来模仿大海的声音,老师负责将它写下来。想想大海都有什么声音呢?
师:老师在写节奏的时候,请你思考我们分别用到了几分节奏。
生:海浪声,哗。生:海浪拍打海岸生,啪啪。生:螺号声,咕咕!
师:一二排做海浪生,哗,哗,哗,哗;三四排做拍岸声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五六排做螺号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准备好了吗?(学生模仿)
X - | X - | X - | X - ||
哗......
0 XX | 0 XX | 0 XX | 0 XX ||
啪啪......
X X. | X X. | X X. | X X. ||
咕咕......
师:我们的大海又歌唱了,真好听!老师也想跟着一起歌唱: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同学们老师唱的是那首歌曲呀?
生:《小螺号》
2.听老师用陶笛演奏《小螺号》,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习歌曲环节
1.聆听歌曲,初次感知
师: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小螺号》(写板书)。首先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并思考:是谁在吹螺号?(播放音乐)
生:小女孩儿,希望阿爸早点回来
2.根据旋律,划分乐段
师:歌曲的旋律又是从哪句出现了变化?(播放音乐)
生:茫茫的海滩。
师:对,那么茫茫的海滩以后的旋律我们叫做歌曲的第二部分,之前的为第一部分。
学唱第一乐段
用“咕”模拟第一段的旋律。
按节奏念歌词。
学习上滑音
学唱第二乐段
感受长音,唱准节奏。师唱生打节奏。
生跟琴学唱歌词。
学习乐理符号上波音,师唱两遍带有上波音的歌曲句子,让学生选出带有上波音的句子,并试着自己唱唱。
完整演唱第二段
完整演唱歌曲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你的心里怎样?甜美的!用甜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课内延伸
在歌曲中加入螺号的声音(生自由创作)
加入在开始与结尾处加入学生创作的大海之歌,用报纸作为海浪,响板作为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
课外拓展
听着《大海之歌》结束本节音乐课。
板书
小 螺 号
大海之歌
X - | X - | X - | X - ||
哗......
0 XX | 0 XX | 0 XX | 0 XX || 上滑音
啪啪......
X X. | X X. | X X. | X X. || 上波音 ~~
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