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音乐 册 数 第10册 课 题 4、铃儿响叮当
课型 综合 课 时 第二课时 执 教
教学
三维
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 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
重点 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 法 欣赏,教唱,听唱
难点 感受音乐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关键 认真听 教 具 多媒体、钢琴
程序 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意 图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组织教学
基本训练
聆听乐曲
1、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歌曲
铃儿响叮当
总结下课 生听音乐进教室
发声练习
节奏训练
复习歌曲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教师指导
一、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 - - - | 5 - - - |……??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4/4? 5? 5? 5? 5? |? 5? 5? 5? 5? | ……??
板书:??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 当, 叮叮 当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三声部学生练习。??
??????????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x xx | xx xx |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 当, 叮叮当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竹笛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 师竹笛演奏《铃儿响叮当》??
???????? 第一段: 竹笛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 第二段: 竹笛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生竖笛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 唱范唱全曲。??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合唱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再听合唱曲,生讨论: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
师生交流学习收获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自学能力。
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
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
10分
10分
19分
1分
板
书
设
计
4、你好!大自然
课后
反思 成功之处: 歌曲的演唱很好
不足之处: 后是十六的节奏掌握不好
改进措施: 加强节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