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第一乐章 教学设计
年 级:五年级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春 第一乐章
二、学情分析
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音乐欣赏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上还需加强,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好的欣赏习惯。
三、教材分析
《春》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华丽而洒脱,显然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春天来了,无限欢欣。”
维瓦尔第在这支回旋曲中安排了四个插段,并以春天的主题串联。乐章的第一个插段表现的是“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这时,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尖锐的颤音生动地模仿出群鸟的啼鸣。第二个插段——“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这一诗意的意境是以独奏小提琴和整个小提琴声部奏出的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的。第三个插段——“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由于局限于乐曲的乐队编制(没有任何管乐器或打击乐器),这段音乐不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或是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中描写的暴风雨场面那样气势磅礴,却也有很强的威势。它是以乐队低沉的三十二分音符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的一连串三连音所形成的对比构筑起来的。接着,“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宛转歌唱”(第四插段)。最后,乐章以春天的主题作为结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来诠释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打节奏、划旋律线等方式感受音乐的力度与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中感受“春”的意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并且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五、教学重难点
1、自主感受音乐要素,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大自然的声音
2、感受作品所描述的不同景色。
六、教学方法
模仿 划旋律线 模唱 想象与联想 自主探究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 钢琴
八、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仔细欣赏视频,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会视频)
生:略。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视频中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后面还有小提琴组和大提琴组。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是由这位音乐家创作的,请看大屏幕。(作者简介)而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就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的第一乐章。
(二)整体性欣赏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春天的到来。(播放乐曲)听过之后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带给我们生机和希望,是美好幸福的开始。
师:那大家还记得它的主奏乐器吗?
生:略。
师:让我们变身小提琴演奏家,一起跟着音乐演奏吧。(播放主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演奏的这段音乐就是这首春第一乐章的主要主题,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华丽而洒脱,显然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春天来了,无限欢欣。”
师:我们在来听一遍主要主题,感受春天是怎样走到我们面前的?
生:4/4拍的强弱规律让我们觉得春天忽远忽近。
师: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忽远忽近的春天。看着简谱,跟琴模唱“da”并且记忆主题旋律。
师:模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的力度在发生着变化,考考大家,时强时弱的力度变化和什么有关系?
生:乐器演奏声音的大小和演奏乐器的多少。
师:大家回答的都非常好,相信同学们对主要主题已经很熟悉了,接下来要考验大家的耳朵了。聆听全曲,听一听主要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当你听到主要主题出现的时候可以举手表示。(播放全曲)
生:主要主题一共出现了五次。
师:回答正确,一共出现了五次。看大屏幕,老师用不同的小动物的图片代表了音乐中不同的部分,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生:略。
师:大家的观察都很仔细,这就是回旋曲的特点。回旋曲,_è?????é?????_曲式结构之一。其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 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_?????????_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
回旋曲式:
A+B+A+C+A+D+A+E+A+…… +A
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
师: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主要主题出现了几次?一共有几个插部?
生:主要主题一共出现了五次,有四个插部。
(三)分析性欣赏
1.主要主题
师: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段音乐中的美丽景色吧。并且要为每段音乐起一个小标题。那我们就先为主要主题取一个名字吧。
生:春天来了春、天到了、春回大地… …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你们起的明天都很合适。
2.第一插部
师: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个插部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声音。一边听一边感受音乐情绪。大家可以用喜欢的方式表达情绪和力度的变化,比如划旋律线、图形等等。(播放插部1)
生:声音明亮,速度稍快,感觉轻快,像鸟儿的叫声。(第一次如果没有听出来,可以再听一遍)
师:像鸟儿在歌唱,树上的鸟儿,鲜花草地上的鸟儿,还有空中飞来的鸟儿都在欢快的唱着歌,欢迎春天的到来。那我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
生:鸟儿在歌唱,鸟语花香。
3.第二插部
师:欣赏了鸟语花香,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只小青蛙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美妙的声音。(播放插部2)
生:音乐比较柔和、舒缓、连绵不断,就像潺潺的流水,也像和煦的春风。
师:那老师为它取名清风流水,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略。
4.第三插部
师:下面这段音乐非常形象,听一听它描绘了什么情景,音乐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播放插部3)
生:感觉有些紧张、害怕。像打雷闪电。
师:那为什么会有紧张的感觉呢?
生:力度强,而且音符密集,让人觉得紧张。
师:那它的名字就比较容易了。
生:电闪雷鸣。
5.第四插部
师:最后一个插部,我们没听也能想到,电闪雷鸣,阴雨过后就应该是雨过天晴了,听一听,是马上就变晴了吗?为什么?(播放插部4)
生:不是,因为前面比较舒缓,仿佛乌云在渐渐退去,后面非常热烈,表示彻底放晴,鸟儿继续歌唱,大自然又恢复了生机。
师:说的非常好。乐曲我们已经分段欣赏完了,最后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全曲。尽情享受美妙音乐中的美丽景色吧。(播放全曲)
(四)拓展
其实春天的脚步并没有走远,作曲家让春停留了下来,还写下了《春》的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大家课下可以听一听。
九、小结
从我做起,爱护我们的美丽的环境,让明年的春天更加缤纷绚丽。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