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 李红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总结的过程,理解体积的概念。
2、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
3、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概念,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小不等的两块石头,两个白色透明的乐扣杯子。
【学具准备】: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熟悉《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吧,请大家再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课件出示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看完了故事,请思考:为什么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会上升呢?
师:哦,大家都认为是小石子占了瓶子里水的位置,水没地呆了,只有上升,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二、观察实物、感知特征
1、实验观察,理解体积概念。
(1)、实验一:把一块儿石头放入有半杯水的水杯中,水面会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师边读边出示实验用的物品)
师:请大家先猜一猜。
师:哦,水面会上升。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师操作)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哦,石头放入水杯中,水面果然上升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对,因为石头占了杯子里水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石头占了水杯中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2)、实验二: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水杯,其中一杯装满水,另一杯中放入一大块儿石头,将第一杯中的水倒入第二杯中,会出现什么情况?请大家再猜一猜。
师:哦,第一杯里的水还没倒完就会把第二个杯子倒满,也就是说把第二杯倒满之后第一杯中的水还有剩余。真的是这样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师操作)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哦,第一杯中的水果然有剩余。这是为什么?
师:也是因为石头占了杯子里一定的空间。请大家再来思考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乌鸦还可以用周围的什么东西占瓶子的空间,使杯子里的水面慢慢升高呢?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除了石子占瓶子的空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占一定的空间?说说看。
师:对,我们的课桌占空间、凳子、书包,每位同学等都占一定的空间,看来,生活中任何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板书:物体 占)。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猜想。
(3)、如果把大、小两块石头分别放入盛有半杯水的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里,哪杯水水面升高的多些?猜猜看。
师:哦,大家都认为是放入大石头的杯子水面升高的多些,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果然是放入大石头的杯子水面升高的多些,这是为什么?
师:哦,原来是大石头比小石头所占的空间大,也就是物体所占的空间有的大有的小。
师: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师完成板书)
师:齐读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关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体积(师板书课题)
(4)、师:比一比,洗衣机、影碟机、手机哪一个的体积最大?哪个的体积最小?为什么?
师:对,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洗衣机的体积最小。因为洗衣机所占的空间最大,它的体积就最大;手机所占的空间最小,它的体积就最小。
(5)、师:你能找出两个物体,比一比它们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吗?
2、认识体积单位
出示:
???????????????? ?????????????????
师:上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谁的体积大?
师:开来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这说明生活中很多事物仅靠眼睛的观察或凭感觉来判断是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这就要求我们精确的计量物体的体积。
师:以前比较面积的时候用什么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书上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来计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的?
师:对,把平面图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来计量的,请大家大胆猜测,像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能不能也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体来计量呢?
师:看来小正方形可以作为测量平面图形面积的标准,小正方体可以作为测量立体图形体积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立体图形中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比较出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
3、使学生感受统一体积单位大小的必要性
师:哦,看来测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要想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数据,必须用一个统一的小正方体来测量。也即是说要统一测量体积的单位。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课题板书:体积单位)
三、交流梳理、归纳特征
想一想,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猜一猜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1)、请同学们自学第28页: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师:自学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答师板书。
cm3应该怎么读?表示什么?dm3、m3别读作什么?表示什么?
师:那么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呢?请同学们读课本28页,从第一行读到第三个同学说的话,先自己大声读一遍,再给同桌说一说。
(2)、师:通过自学,谁知道多大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呢?
师:对,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请大家拿起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看一看它的体积大小。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呢?
师:哦,旺仔小馒头、蚕豆、鱼皮花生豆,你们真善于观察。
(3)、师:谁来说一说,多大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呢?
师:对,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就像这个(师手里拿一个1立方分米正方体),它就是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呢?
(4)、师:想一想:棱长是多少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呢?
师:对,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究竟1立方米有多大的空间呢?
师拿出米尺,,那三根米尺靠墙角围了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框架,告诉学生这就是棱长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估一估,大约可以蹲下多少个同学?请第一排的同学上来试一试。看来,和我们估计的很接近。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呢?(课件展示)
(5)、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和1立方厘米,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大小,那么测量物体体积选择哪一个体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一只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 ? )。
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120( )。
一只手机的体积约是33( )。
我们班教室的体积约是280(? )。
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 ),体积1( )。
2. 下面的图形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 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哪个体积大呢?(课件出示)
谁来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4、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课件出示)
五、课堂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给同学们说一说.
《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
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 李红波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执教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
???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我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 李红波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使学生空间观念得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都不易理解。整节课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体积及体积单位》一课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什么是体积?二是体积单位有哪些?如果单单从考察概念入手,学生会很快,很容易的背下来。关键是体积的理解,要想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体会体积及空间,才能更深地理解体积这一概念。这节课我既没有有意的拔高教学目标,也没有故意的放低教学目标。这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好像是一种享受。这一节课的设计我力争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生活引入,感受空间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中空间的存在及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使体积概念的教学有了形象可感的依托,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对物体所占空间的感受,不是单纯地观察物体论其所占空间,而是把物体放在一定的空间中,感受其空间的存在。如:课始出示人民大会堂,使学生初步感受空间,接着让学生在教室里找空间,最后让学生在课桌抽屉拍手,放书包后拍手等活动,使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其中的物体均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样避免了让学生用抽象的语言描述眼前的物体,说不清道不明,更无自主需要的尴尬。
2.注重知识迁移,找到知识生长点升华新知
学生早已学习过长度和面积单位,因此在体积单位的教学中,以“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引发出矛盾冲突,再通过用不同体积单位比较两个长方体,再次引发矛盾冲突,直至引出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突破难点。
?3.多种活动的实施,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师调动了学生的所有感观参与学习,通过看一看判断物体的体积大小、通过摸一摸去感受物体体积大小、通过想一想建立物体的体积大小、通过猜一猜去想像物体体积的大小,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亮点: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一节概念课,本来是枯燥无味的,可是今天上这节课我始终以猜想、实验、观察、总结为主线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这些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表象,把原本枯燥干吧的一节概念课上成了生动有趣的一节活动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整节课兴趣盎然,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就像有的同学说“今天我们的数学课真像科学课,一下动手做了这么多实验,如果数学课天天这样上就好了!”孩子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建立起了体积单位大小的表象。练习巩固中很少有同学出错。
不足之处:
教师还是放手不足,课堂上的实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秩序乱,放手让孩子们每6人或8人一小组自己来做,那样孩子们会看得更清楚,理解概念会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