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龙》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一节美术课。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龙的知识,了解龙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参与描绘龙、制作龙、舞龙的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最终领悟龙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简单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知道龙的各部位的象征意义。感悟中国龙的民族精神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 在艺术实践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描绘龙,完成一件舞龙道具,并在班级中进行舞龙展示,用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更深刻地体会龙的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欣赏龙的造型,了解并讲述中国龙的历史及其象征意义,在欣赏、评述与的过程中,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描绘龙、制作龙、舞龙的活动,感悟中国龙的精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谜语导入: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打一生肖)
引出课题,出示教师范画。板书:“中国龙” Chinese Dragon
龙分为三部分:龙头、龙身、龙尾。
讲授新课
龙的词汇
龙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关于龙的成语有哪些?以后在欣赏、评述的时候就可以用了。
龙的历史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龙呢?龙是怎么来的呢?了解龙的历史,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国龙:龙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夔龙期(商周——秦汉),应龙期(秦汉——隋唐),黄龙期(唐宋——明清)。
龙的形象
龙乃万兽之首,人们为龙选用不同的动物最精华,最完美的部分,创造了集如此多优势于一身的万物之灵。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龙身如蛇,灵敏矫捷;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
龙的姿态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九龙壁是我国现有三座九龙壁中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相同,据统计,共有大小蟠龙635条。龙的姿态分为:升龙,降龙,行龙,团龙。
龙的精神
关于龙的节日有:龙抬头、元宵节、端午节。
龙在民间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幸福、吉祥、威武,不夸张得讲,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故此,人们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师生一起唱《龙的传人》,学生感受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龙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学生回答龙的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生答:勤劳勇敢、英勇善战、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等)
龙的精神无处不在,不管你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只要你的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你就一定有龙的精神。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条中国龙。
课堂实践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卡纸描绘龙、制作龙、舞龙的形式领悟中国龙的精神。回忆龙分为几部分?民间有个画龙的诀窍:昂首、张口、露齿、睁眼。
知识拓展
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丰富多彩的龙。(可以用秸秆、布、竹、木等形式制作龙)
欣赏舞龙的图片,学生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以小组的形式舞龙,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总结
通过《中国龙》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龙是我国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象征着吉祥和力量,更象征着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同学们借着中国龙的精神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