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商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21 20: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商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2020.11.17)
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题2分)
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造成丙地比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一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横坐标为震中距,纵坐标为传播时间)。某次地震时,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3~5题。
3.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
A.W1 B.W2 C.W1和W2皆可 D.两者皆无法通过
4.若甲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甲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3 000 km B.3 500 km C.4 000 km D.4 500 km
5.依据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年1月初,浙江省宁波市著名植物、昆虫、蝴蝶研究专家林海伦在象山涂茨镇的海边考察,发现珍稀两栖动物义乌小鲵的身影。义乌小鲵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读图,完成6~7题。
6.义乌小鲵属于(  )
A.原始鱼类 B.无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 D.脊椎动物
7.义乌小鲵出现在(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8.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9.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
A.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 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D.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10.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  )
A.经度呈负相关 B.纬度呈负相关 C.海拔呈正相关 D.河网密度呈正相关
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 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雾霾出现时,会直接加强(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冬季容易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原因有(  )
①冬季取暖污染加重 ②交通污染严重 ③由于地面受热少,空气对流弱 ④大风降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下图为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  )
A.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B.气流辐合上升
C.热力环流 D.大气环流
14.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气压梯度力 B.太阳辐射 C.风能 D.地转偏向力
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夜雨多
C.河谷日降水量变幅 D.从河谷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16.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
17.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18.海平面气压最高的是(  )
A.香港 B.长沙 C.西安 D.北京
读图,完成19~21题。
19.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20.①处比②处(  )
A.温度、盐度均高 B.温度、盐度均低
C.温度高、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
21.①处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同纬度海域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①处比同纬度海区(  )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长 C.空气中云量多 D.空气中尘埃少
某高中生做了水循环部分环节的模拟实验,下图示意实验过程,①②③是模拟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②代表的环节可能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水汽输送
23.由实验可知,形成③环节的必备条件是(  )
A.降温 B.加热 C.有凝结核 D.蒸发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园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
A.物质迁移功能 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
C.能量交换功能 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
25.“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 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
读局部海域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26~27题。
26.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四个海域中,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可能有寒流流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完成28~29题。
28.上图中①~④四条曲线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盐度 B.②—温度 C.③—降水量 D.④—蒸发量
29.造成赤道海域与副热带海域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蒸发量 C.海域封闭状况 D.降水量
被称为中国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驾驶“青岛号”帆船,历经137天20小时不间断地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青岛号”帆船造价上百万,船上一些发电、淡水制取、通信等主要设备由相关企业赞助。读郭川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回答30~32题。
30.图中四个航段中,航行速度较快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假设郭川在甲处投放一只漂流瓶,该漂流瓶最不可能到达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郭川此次环球航行过程中饮用水主要是(  )
A.途中收集的大气降水 B.出发时携带的大量存水
C.经过淡化的海水 D.未经处理的海水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右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3~35题。
33.有关云南石林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大 B.沉积岩广布 C.气候温暖湿润 D.河网密布
34.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
35.石林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河道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完成36~37题。
36.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在(  )
A.河流发源地 B.河流上游 C.山区 D.河流下游平原
3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②~③河段河流的流向(  )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西北流向东南
C.从西南流向东北 D.从东北流向西南
右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8~39题。
38.图示砾石景观分布广泛的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39.下列地貌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地貌是(  )
A.风蚀蘑菇 B.沙丘 C.冲积扇 D.石林
下图为台湾岛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中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据此回答40题。
40.该地貌类型为(  )
A.风成地貌 B.海岸地貌 C.流水地貌 D.雅丹地貌
二.综合题(共2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
(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分)
(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4分)
(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分)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与周边海域相比,A处盐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B处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1分)
(3)红海为何能够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3分)
(4)红海的盐度自北向南明显递减,分析其原因。(3分)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1-5 ACBDB 6-10 DBBDB 11-15 CDCBB 16-20 ACDAA
21-25 CDAAC 26-30 ABADB 31-35 ACCCD 36-40 DADCB
41.答案:(1)风力沉积作用。(2分)
(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4分)
(3)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4分)
42.答案 (1)低 位于尼罗河入海口,河水注入量大,降低了盐度(3分)
(2)夏(1分)
(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注入量小;海域比较封闭。(3分)
(4)南部与阿拉伯海(印度洋)沟通,有一定的海水交换,降低了盐度。(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