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视觉联想
教学内容分析
《汉字的视觉联想》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美术教科书第8册第1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领域是“设计-应用”,但它区别于纯美术字教学,而是从趣味性、创新性入手,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并掌握汉字联想的设计方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集形象,声音和同义三者于一体的特色。根据汉字的字形、字义来展开丰富而大胆的联想,进行创意的练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用联想的方法来美化、生活化、个性化、儿童化美术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规范中又有创意的目的。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后,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年龄入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们的情感价值有一定的取向。通过学生自主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与设计。本课件主要抓住学生的视、听感官的直接感受,在教师及课件演示的指导下学习字的装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联想能力,让学生直接了解文字的结构与变化,营造轻松、愉悦、新奇感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体验各种不同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的联想的设计方法。进行图形创意练习,并能根据字义字形进行创意设计。
3.情感与价值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2、难点:如何解决刚才的重点内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作品、范图、各种字的资料等。
生: 作业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谜面
师:猜猜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猜?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小结:兔子(学生的观察真细致)
出示兔(汉字)和兔(变形美术字),比一比,你们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就用联想的方法,将这些文字变成有趣,好玩的美术字,让我们一起学习《汉字的视觉联想》
二. 讲授新课
游戏猜字
师:咱们刚才进行了脑力练习,现在老师在考一下大家的眼力,是不是也一样的好。
2.出示象形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这么猜?
3.学生讨论并回答(小结:这些字就像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文字。)
4.教师介绍象形字的起源。
三.新授—学习联想方法
1.字义联想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都认识他。谁会七十二变啊,(孙悟空)
(1)出示“果”(把木字变成一棵果树,树上还飞来了两只小鸟)
(2)教具展示:把冬字进行变形联想
小结:我们根据字的意思联想到许多相关的事物,用联想到的事物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或者某个部分,这就叫做字义联想。
夸张变形联想
出示“胖”(孙悟空不停地在打气,胖字越来越胖)
对甜、花、胡、球进行讲解
小结:根据字的意思把字的笔画进行夸张变形
四.学生分组“变字”
五.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六.作业评价(采用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点评)
七.拓展(寻找身边联想设计的运用,看谁找的多,找的准)
八.总结
九.板书设计
汉字的视觉联想
字义联想
夸张变形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