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方 案
课 题 沁园春 雪 教 学时 间 2005.11.23
教学目标 1. 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词的意境美,领略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2.反复朗读,背诵全词.3.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教 学重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美,领略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2、反复朗读,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教 具 应用教学课件生动的图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教学课件人机交互的作用加强朗读训练。
导入多媒体出示一组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请学生谈谈对这位开国领袖的了解明确:毛泽东作为一位旷世奇才,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书法家,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进一步领略他的诗风,诗韵。二、介绍背景 多媒体出示,(抽一生朗读,了解写作背景)三、自学目标1. 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词的意境美,领略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2.反复朗读,背诵全词.3.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四、诵读1自读全词,结合课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抽生读,纠正误读之处强调读诗应注意:语调(抑扬顿挫) 语速(轻重缓急)节奏2、有感情的自由诵读一遍3、抽生朗读,具体指导1)“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两部分须读得一气连贯。2)“试比高”与“须晴日”之间,“射大雕”与“俱往矣”之间,间歇较大。3)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昂扬,充满信心。 4、揣摩朗读一遍5、看画面,听朗读,跟朗读轻声读,6、在小组内有感情的结合朗读7、班内毛遂自荐示范朗读8、朗读的基础上试加以背诵9、抽生背诵10、齐背五、整体把握词的内容1、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你能概括出来吗 2、下阕开头两句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上下两阕各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4下阕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有何共性?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5、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你有什么感悟?(出示课件内容:学领袖精神 做风流人物)六、当堂训练填一填⒈本文是毛泽东 代表作,“沁园春”是 “雪”是 。⒉本文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过渡的句子是 ,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 。⒊“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来指 ,这里指 。试一试阅读课内文段,回答1—5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⒈以上文字是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表达方式是 ,中心意思是 2文中有那些修辞,请举例。找一找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诗人、书法家。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或上网搜寻有关他老人家诗词,与同学交流并体会感悟其中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歌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知识,背诵一些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运用了多媒体,画面直观,音像可感,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学效果较好。在今后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朗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和内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