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多颗地球其他人造卫星组网而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C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3.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A )
A.面向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B.将地球仪垂直放在桌面上
C.地轴的指向有规律地发生变化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4.实际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A )
A.一天
B.一月
C.一年
D.二年
5.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编制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6.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B )
A.昼夜之分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7.2019年6月18日(晴),贝贝在衡阳某地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8.2019·杭州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动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
哪一运动有关?( B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9.宁波国际马拉松比赛在2019年10月26日上午8:00举行,而在美国旧金山的宁波留学生却不得不在当地时间晚上19点观看直播。造成两地时差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地理纬度不同
B.地表受热不同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地球的公转运动
10.一年中,宁波市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B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12月22日前后
D.9月23日前后
11.关于日全食发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新月时,日、地、月的中心完全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远地点
B.满月时,日、地、月的中心完全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近日点
C.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且其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时
D.当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之间且其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时
12.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13.春晚直播当天,广东珠海、山东泰安、海南三亚、贵州贵阳四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D )
A.山东泰安
B.贵州贵阳
C.广东珠海
D.海南三亚
14.有关地球四季交替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决定了地面获得能量的多少,是划分四季的依据
B.北半球的夏季为6、7、8三个月,冬季为12、1、2三个月
C.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地面获得能量最多的季节
D.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四季
15.如图是“玉兔”车登月时的照片。当时正值月昼期,月面明亮,但月空漆黑,是因为月球没有( C )
A.月面长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反射作用
16.2019·宁波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7.“夏满芒夏暑相连”是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一句,其中第二个“夏”指的是( A )
A.夏至
B.立夏
C.夏季
D.夏分
18.北京时间
2018
年
1
月
31
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欣赏到了月全食阶段的“红月亮”,当地球上的人看到月食现象时,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C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9.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四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空白部分表示昼,阴影部分表示夜),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20.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观测不到月球背面是由于( B )
A.月球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B.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C.月球的公转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D.月球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21.开化县的龙顶茶享誉全国,其春茶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上述春茶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A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大寒
22.公元前585年,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这种天文现象是( A )
A.日食现象
B.月食现象
C.流星现象
D.极光现象
23.某晚,我国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B.满月与太阳升落关系是此起彼落,并且彻夜可见
C.某人在上海看到上弦月上中天,则此时关于月相的观察时段为清晨
D.月相变化周期为朔望月,周期为29.5日
25.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北半球同一天的一组是( D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6.地球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月球公转轨道面称为“白道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满月时,杭州冬季的月球高度比夏季大
B.太阳、地球、月球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满月这一天,总是太阳落下时,月亮升起
D.满月这一天,夏季看到月亮的时间比冬季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7.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__逆时针__,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__顺时针__。
(均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8.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__自转__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9.地球公转产生了__四季__更替现象,__昼夜__长短的变化。
30.夏季宁波的楼房影子比较__短__(填“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__高__(填“高”或“低”),获得的太阳光和热较
__多__(填“多”或“少”)。
31.为了使居民楼的房间获得较长时间的光照,南半球地区的居民楼的朝向应为__朝北__。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是地球公转到图1中__丙__(填“甲”“乙”“丙”或“丁”)时的光照情况,此时的节气是__冬至__,南极地区出现__极昼__现象。
(2)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赤道__(填“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或“赤道”)。
(3)图2中,
C点在D点的__东南__(填方位)方。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的有__A、D__(填字母,多选)。
A.甘肃夏天热冬天冷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我们每天经历白天和黑夜
D.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33.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4—16日(农历十月十八—二十),在“鹊桥”号中继星在轨工作18个月之际,工程团队对中继星上所搭载的中—荷低频射电探测仪(NCLE)执行了载荷三根天线展开工作。本次天线的展开意味着NCLE载荷正式进入科学探测阶段,且成为目前距离地球最远、可长期工作的空间射电天文台。
(1)执行天线展开工作当日,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接近__满月__。
(2)科学家致力于建立宇宙空间天文台,与地球上的天文台相比,其优点有__没有灰尘等干扰,观察更清晰(合理即可)__(写出一点)。
34.读“地月系示意图(地球、月球上阴影部分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A、B、C、D四地中处在正午时分的是__D__地,能看到一轮明月悬于空中的有__B、C__两地(不考虑大气影响),正好能够看到太阳西落、月亮东升现象的是__A__地。
(2)如果日、月、地三者的球心大致位于一条直线,那么图示时刻,地表可能观察到__月食__天文现象。
35.某旅游团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景(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B__(填字母,下同)。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C__。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36.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天舟一号”卫星在海南文昌(19°19′N,109°48′E)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当火箭把卫星送上太空时,你所在学校的昼夜长短变化,正确的是__C__(填字母)。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且夜逐渐变长
C.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D.昼短夜长
(2)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在__北回归线__(纬线),是北半球的__夏至__(填节气)日,此时首都北京的正午的影子__最短__(填“最长”或“最短”)。
(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的__长短__变化。
三、读图分析题(共20分)
37.(4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1、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__图1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__。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A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2017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C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丁—甲—乙
38.(6分)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C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的更替
D.极夜范围的变化
(2)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D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极圈
D.南回归线
39.(10分)如图所示,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月22日时OP最长,此时的节气为__冬至__,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昼夜等长__。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_正东__方向。
(3)整个6月份,OP长度如何变化?__先变短再变长__。
(4)当OP长度为0米时,当时当地的日期和时间为__6月22日12时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