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4.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
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
6.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7.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8.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二、填空题
11.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25厘米处,已知透镜焦距为10厘米,则物体通过凸透镜生成的是__________像.如果将物体沿主光轴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0厘米,则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将沿主光轴向__________透镜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同时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2.一个凸透镜的焦距10厘米,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应使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
13.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14.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透镜的另一侧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的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相交而成,无法显示在__________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15.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16.关注生活物理
为了便于读数,体温计常做成横截面如图所示的柱体,其正面为圆弧形,相当于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17.如图所示是凸透镜成像的装置,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
(1)蜡烛在10
cm刻度线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蜡烛在30
cm刻度线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蜡烛在40
cm刻度线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18.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______.
透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
放大
实像
B
倒立
缩小
实像
C
正立
放大
虚像
19.物体在凸透镜前24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个与物体等大且倒立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
2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把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像距的变化是________,像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像的倒正变化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经过调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2.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_____,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B
4.A
5.A
6.C
7.C
8.B
9.A
10.C
11.倒立缩小实
远离
变大
12.10cm20cm
大于20cm
13.倒立
缩小
实
正立
放大
虚
14.会聚
倒立
反向延长线
光屏
15.20
10
虚
16.放大镜
正立
虚
17.缩小
放大
正立
18.C、A、B
19.12cm
20.变大
变大
不变
21.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靠近
22.放大
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
投影仪
上
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
蜡烛会越烧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