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提升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提升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2 11: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已知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关系为R1>R2。在这四个电路中,总电阻最小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甲、乙两根铜棒的长度相同,乙的横截面积较大,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
B.甲的电阻等于乙的电阻
C.总电阻小于甲的电阻
D.总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3.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乙标有“22Ω,0.5A”,两电阻串联时,两端能加的最大电压是
A.57V
B.41V
C.35V
D.19V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且R1>R2。开关
S
闭合时,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
B.U1C.I1=I2
D.U1=U2
5.电工师傅在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20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他解决问题的是
A.将10Ω和40Ω的电阻并联
B.将5Ω和20Ω的电阻串联
C.将5Ω和40Ω的电阻并联
D.将10Ω和20Ω的电阻串联
6.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
7.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下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9V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L2两端的电压为1.5V
B.L1两端的电压为1.5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
9.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2V,15
;
B.3V,10;
C.2V,10;
D.3V,15.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示数之比U甲∶U乙=5∶3,当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  )
A.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5∶3
B.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3∶2
C.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3∶5
D.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2∶5
二、填空题
11.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和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______,并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______.
12.电阻、串联,电源电压是,两端电压为,为.则中的电流等于______,等于______.
13.小宇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电阻______联来获得.
14.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下列问题.
(1)把的电阻跟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通过的电流是______A,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2)把一只标有“30Ω
0.4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10Ω
0.6A”的定值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在保证两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V,干路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当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______;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______.
16.如图,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是6Ω、4Ω,若只闭合S2,则电路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Ω;若S1、S3闭合,S2断开,则电路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Ω;若开关S1、S2、S3同时闭合,会造成_____现象.
17.在做“练习使用电压表”实验时,小华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小灯泡的规格为“1.2
V”,电池的电压为1.5
V.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________(填“发光”或“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Ω,
R2=25Ω.
(1)当S1、S2都闭合,电表甲、乙都是电压表时,电阻R1、R2是________联的,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________.
(2)当S1闭合,S2断开,电表甲、乙都是电流表时,电阻R1、R2是________的,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________.
19.有两个电阻,R1=20Ω,R2=60Ω.若将R1、R2串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_Ω,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若将R1、R2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_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_____V,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Ω。
三、解答题
21.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小明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实验目的,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导线不允许交叉)__________.
(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选用5Ω的电阻时,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0.5A;以后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都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填写编号).
A.50Ω0.4A
B.30Ω1.0A
C.20Ω1.0A
(5)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利用描点法做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明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小明的改进方法是_____.
(6)根据小明的改进图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
22.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
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现在电路中某位置接入一个电流表,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b)所示,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当S和S1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求电源电压U.
(2)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3)求总电阻R的阻值.
答案
1.D
2.C
3.D
4.D
5.A
6.B
7.D
8.B
9.C
10.D
11.等效替代
50
8
12.0.8
2.5
13.300
100

14.0.24
3.6
6
0.8
15.2:5
2:7
16.10
2.4
短路
17.不发光
1.5
18.串
6:5
并联
1:6
19.80
1:3
15
3:1
20.18
20
70
21.略
电阻R断路;
A
2.5
B
作电流与电阻倒数的图像;
电压不变时,电流I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
22.①1.2A;②25Ω;
10Ω.
23.(1)12V.(2)0.8A;(3)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