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
能量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课时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运动前
运动中
运动后
思考:哪个状态消耗的能量最多呢?
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测量呼吸频率
◆安静时
◆迅速起蹲1min后
◆休息5min后
能量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
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生活状态
安静时
迅速起蹲
1min
休息后5min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第1人
第2人
第3人
第4人
统计平均值
探讨:
1.比较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是否有差异。
2.哪一种状态下消耗的能量最多?
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有什么关系?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有关:
运动强度↗能量消耗↗呼吸频率↗
植物是否也会呼吸?
实验材料:广口瓶、黑塑料袋、橡皮管、植物、弹簧夹,澄清石灰水、火柴、蜡烛、纸盒子,燃烧匙
1.A、B两袋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A塑料袋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塑料袋内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比较两只袋内的气体,说明了植物呼吸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
比较两只袋内的气体,说明了植物呼吸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3.讨论与交流:
3.为什么实验中要将袋子放在黑暗处?
将袋子放在黑暗处是为了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5.植物的哪些部位能进行呼吸?
叶、花、种子等只要是生活着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B袋?
设置B袋是为了对照。
茎
果实
根
种子
叶
花
4.我们的探究结果:
1.植物生活着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有光无光都进行。
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验证植物呼吸需要氧气
氧气会助燃,无氧时蜡烛会熄灭
1.实验步骤
1. 取两广口瓶甲、乙,在甲瓶内装入新鲜菠菜,乙瓶内煮熟的菠菜分别密封。
2.同时放在暗处一昼夜。
3.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2.实验现象:
有机物+ +水+能量
实验一
产生了
实验二
消耗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能进行呼吸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我们来归纳和总结:
生物体细胞内
实践与应用
想一想:1.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变软,皮变皱?萝卜为什么会空心呢?
2、在北方,到了冬天,老百姓有用地窖储存食物的习惯。曾有报道一家两人惨死地窖:父亲去菜窖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大哥去看个究竟,也一去不返;二哥拿着点着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窖,才下到一半,火静静地熄灭了。他非常害怕,大喊一声“有鬼”扭头爬出了地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任何活的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停止就意味着细胞的死亡。
2.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课堂小结:
3、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区分呼吸与呼吸作用:呼吸指人或动物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比较与区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进行的部位
所有 都能进行
只在含有 的细胞中进行
对光的要求
具体的现象
吸入 ,
放出 _
吸入 ,
放出 ___
作用的实质
分解 ,
能量
___有机物,
储存___
活的细胞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释放
有机物
合成
能量
有光无光都进行
只在光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