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2 11: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提问: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的经济特权及其原因?
1﹑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的经济特权
《南京条约》及附件——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片面最惠国待遇
2、列强攫取的经济特权:开埠通商、内河航运权、片面最惠国待
遇、协定关税
3、主要原因:工业革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由于大量洋纱洋布流入中国,面临失业的上海纺纱女工
中国家庭手工业者
使用的纺纱机
(1)外国资本加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中国农产品商
品化迅速发展
(2)小农经济解体速度不同,导致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的极不平衡。(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距拉大)
(3)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
附庸(经济走向全球化)
(4)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的兴起
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社会发生那些呢?
问题探究
1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2
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原因:
影响:
表现:
1、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主要原因)
(前提)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纺与织分离
织与耕分离

背景:
a.两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
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4.
内容:
(1)前期:
时间
:60年代--70年代
口号:自强
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性质:
带封建性的企业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2)后期
时间:70年代--90年代
口号:求富
内容:
A:创办民用工业
性质: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筹划海防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5.结果--破产
(1)
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
(2)
原因:
a.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b.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c.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d.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有人说:“洋务派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对民族工业起了诱导、催生作用。”
也有人说:“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经李鸿章凑准,十年以内类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各行设局。这对民族机器织布业是压制。”
请讨论: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
共同探究
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
1、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评价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评价
3、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评价
4、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评价
学法指导
6、评价
(2)局限性:
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其结果也未能真正达到
“自强”“求富”的目的。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选送留学生,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③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1)积极意义: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⑤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外商企业的刺激
诱导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a.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3.地点:东南沿海
原因:沿海地区最先遭到侵略
自然经济最先解体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创办人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广

陈淡浦
陈联泰机器厂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课堂                      小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