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平面视觉感受
立面视觉感受
想一想?
同样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展开的绘画 ,为什么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呢?
它们都是以平面空间为依托的。而我们看到的写实绘画中立体的三维空间效果是艺术家利用物体的结构、透视原理及明暗表现营造出来的立体错觉,在触觉上仍然是平面的,虽然它们巧妙地欺骗了我们的眼睛,然而这种视错觉却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心理与情感体验。通过对形的不同处理能让我们更为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例如教材中的《永恒的记忆》、《舞蹈》和《基督的长袍》等作品。
视觉语言在电影中的应用
1
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
2
物像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3
绘画中的构图。
一、客观物象的轮廓在平面上呈现出外形
形包括三种方式,即简略的形、完整细致的形及强化处理的形。
都是手,一只是经过细心描绘的手,另一只则是画家脑海中经过强化处理的印象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区别?
在观察不同种手的图片,我们在勾画手的轮廓中发现,绘画的表现都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展开的,平面的形都是有边缘的,我们把它称为外形或外轮廓。外形的起伏变化和物象的内在结构具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轮廓线,和画家情感的表达。
二、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正形
负形
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纳成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
比值等于1∶0.618时我们能感受到物象具有视觉上的和谐之美的黄金比例。
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和“立七坐五蹲三”、“三停五眼”等均是对绘画比例关系的经验总结。
卡通画中人物形象的比例就更夸张了,任何比例均成为可能。
可见对于绘画中的比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意图的绘画表现需要不同的比例尺度,绘画中的比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比例是画家用以观察的方法,而不是约束绘画表现的尺度。
风景画中的 取景
选取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物象作为主要描绘的对象,使画面具有远、中、近的空间层次,同时要注意色彩中亮、灰、暗层次的把握。自然物象的美主要体现在形象、色彩、肌理上。三者居其一就可入画,如能同时统一在一个画面中,那就美不胜收了。
常见的构图形式有:
1、放射性构图。
2、均衡式构图。
3、留白对比式构图。
4、倒斜三角形构图。
均衡是画面左右视觉重量基本平衡而稳定。
均衡式构图
放射式构图:辽阔的场面
放射性构图:突出主体物
下面图片分别是什么样的构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