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能力提升训练90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能力提升训练90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2 11: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能力提升训练90题
1.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不可能是( 

①混合物;②化合物;③单质;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②④ 
B.
②⑤ 
C.
①③ 
D.
③④
2.下列碳单质中可用来制作电极的是( 
) 
A.焦炭 
 
 
B.石墨     C.金刚石     
D.木炭
3.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
000个碳原子,直径6~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
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材料,它是由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
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D.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7.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
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金刚石
石墨
C60
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用石墨制铅笔芯,除了颜色外主要是利用石墨的(

A.质硬???B.吸附性???C.还原性???D.质软
9.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飞
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
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
B.熔点高、耐高温
C.密度小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10.下列有关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由C60分子构成的
C.它可用于超导、催化、材料等领域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冰和水
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碳”和“炭”二字的应用中,正确的是(

A.焦碳
B.炭酸钠
C.二氧化碳
D.活性碳
13.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A.可作催化剂
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
C.无毒
D.可以吸附水中的所有杂质
14.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15.证明木炭、焦炭和石墨主要成分都是碳元素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测定密度
C.用手揉搓
D.置于氧气中燃烧都生成CO2
16.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
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
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17.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4000个
碳原子.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
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
C.“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D.“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含碳化合物
18.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9.5G时代,芯片运行速度提升,会带来散热问题。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散热片可以很好的解决芯这一问题。关于石墨烯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构成:碳原子
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
C.性质:和碳的化学性质相同
D.用途:用作超轻绝缘材料,导热性材料
20.我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石墨
B.金刚石
C.木炭
D.C60
21.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还原性
B.吸附性
C.稳定性
D.可燃性
22.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碳单质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都具有导电性
D.完全燃烧产物不同
23.CO2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流体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B.碳元素和氧元素只能组成二氧化碳
C.超临界流体CO2?是一种新物质
D.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
24.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下列各组物质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生铁和钢
B.金刚石和石墨
C.红磷和白磷
D.氧气和臭氧
25.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B.转化观: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转化为饱和溶液
C.微粒观:和两个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6.炭雕是一种集观赏、净化空气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水能溶解掉炭雕,所以不能经常用湿抹布擦拭,以免炭雕消失
27.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28.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下列组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氧气和臭氧
C.白磷和红磷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9.某同学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现被还原出来的亮红色金属铜又变成了黑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木炭量不足
B.酒精灯温度低
C.反应得不够完全
D.空气进入试管内,其中的铜氧化成氧化铜
30.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铜
D.氧气
3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的一组是( 
)。
A.焦炭和石墨B.木炭和金刚石C.石墨和金刚石
D.炭黑和活性炭
32.张老师发给探究性学习小组一包黑色粉末,该组进行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现象如下,请你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 
A.CuO和C 
   
B.Fe2O3和C    C.MnO2
     D.C
33.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
B.碳单质都是无色透明的
C.石墨可以做高温润滑剂
D.金刚石可以制作钻探机的钻头
35.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等质量的碳和氧气,高温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是(

A.CO
B.CO2和O2
C.CO2
D.
CO2和CO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
B.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C.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
D.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37.有关C+2CuO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O
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两者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后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证明它们都是仅由碳元素组成的
C.石墨能导电,木炭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
39.
有一包黑色粉末4.8g,它是由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现将它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到不再生成红色物质为止,冷却后分离,得红色物质2.4g,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95.3%
?
?B.90.6%
?
C.62.5%
?
??
D.无法确定
39.继发现C
60
后,C
70
也已制得。下列有关C
70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合物
?
?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是一种混合物
?
?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
g
40.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
C.铅笔芯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4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相同
B.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
4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制成钻石
B.石墨制成金刚石
C.木炭使NO2褪色
D.石墨导电
43.关于碳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碳的活泼性越强
B.碳具有还原性,炽热的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
C.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热量,而不充分燃烧吸收热量
D.碳在常温下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质
44.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它是由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
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D.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45.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46.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
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47.(1)金刚石硬度大         
①冰箱去味剂
 
(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  
      
②切割玻璃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 
      
③用在防毒面具
 
(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④做燃料
 
(5)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 
    
⑤冶炼金属
 
(6)碳燃烧时放热  
        
⑥制油墨
上面左列和右列的相关内容连接都正确的一组是(

A.(1)—④,(2)—③
B.(3)—①,(4)—⑤
C.(6)—⑤,(5)—⑥
D.(1)—②,(5)—②
48.常把木制电杆埋在地下部分的表面烧焦变成炭,这是因为( 
 )
A.烧掉木材表面的水分以免毁坏
B.表面生成的碳不吸水
C.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碳易与土壤中的物质反应
49.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
50.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
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D.石墨片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51.工业上焦炭(成分主要是碳)可用于生产水煤气,反应是水蒸气
与炽热的焦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
确的是(

A.C
+
H2O
CO
+
H2
B.C
+
H2O
CO↑
+
H2↑
C.C
+
H2O
点燃
CO
+
H2
D.C
+
H2O
高温
CO
+
H2
52.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53.有关的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O具有氧化性
B.
C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
54.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
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
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
它们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55.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具有吸附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56.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B.
C.
D.
57.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是同一物质
B.
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
可做润滑剂
D.
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或二者的混合物
58.活性炭常用于防毒面具,利用了活性炭的
A.
吸附性
B.
可燃性
C.
不溶性
D.
还原性
59.已知: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A.
固体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
二氧化碳的质量
D.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60.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原子种类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6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62.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下图中体现活性炭用途的是(
)
63.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率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64.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
65.下列有关金刚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石墨与金刚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66.按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没有CO
68.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焦炭冶炼金属  B.用金刚石作钻头
C.用石墨作铅笔芯  D.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69.用墨写字画,年久不褪色是利用碳的( 
)。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70.足球状结构的C60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60完全燃烧生成CO2       B.每个C60中有60个碳原子C.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C60中有60个石墨小晶体
71.碳的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反应(碳具有
性,可用作燃料):
碳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

碳不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

(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碳具有
性,如可用于冶金工业):木炭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①
,②生成
的气体。
焦炭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

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
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物质夺去含氧化合物里
元素的性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具有还原性。
72.如右图所示,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1)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作用是

(2)A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3)B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完毕后,要先

然后
,否则会导致

(5)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才将粉末倒在纸上观察

(6)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恰好反应的C和CuO的最佳质量比是
。但实际操作中要略大于此质量比,原因是

(7)归纳:上述反应被还原的物质是
,被氧化的物质是

73.下列各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的哪些性质?
(1)金刚石可以作玻璃刀头,因为

(2)石墨可作干电池里的电极,因为

(3)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因为

(4)木炭能脱色,因为

74.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⑴电冰箱的除味剂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的
性。
⑵不经常使用的锁,开启时往往比较困难,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便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⑶碳可以做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5.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在点燃条件下,碳跟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
76.选择下列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填空:可燃性、吸附性、导电性、还原性、稳定性、导热性、挥发性。
(1)木炭作涮羊肉的燃料  
 

(2)活性炭脱去红糖颜色制白糖  
 

(3)碳纤维制导线  
 

(4)石墨制坩埚 
 
、熔点高;
(5)碳和氧化铁在高温反应

(6)埋在地下的木桩烧焦

77.木炭还原氧化铜时
得到氧,被氧化生成

具有还原性。
失去氧,被还原成
,发生
反应。
78.(1)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
形状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最
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2)电车与电缆接触的部分称作“电刷”,制作“电刷”的物质是一种碳的单质,这种碳单质是
(填名称)。该物质应该具备的性质是
(填序号)。①硬度大
②导热性
③导电性
(3)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具有
能力,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4)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这是由于

79.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甲为固体单质,丙到乙的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到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80.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___色的铜,这是由于

(3)右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
8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
2Cu+CO
2
↑,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
SO4
Cu+CuSO4
+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
2
O;③ 
??
 .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
2
(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色
猜想
??
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
?
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
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
2
的 
?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82.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_不同。
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的结构。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
(4)有CO、和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______.
83.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84.如图一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时要把木炭烘干并制成粉末,再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制粉末时常用图二所示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把木炭制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在将混合好的粉末装入试管时试管应______填“倾斜”、“直立”或“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也可用______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加热时,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完毕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要先撤出导气管的原因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木炭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8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氢氧化钡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提出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______;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
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氧化铁、碳粉混合均匀,放入的硬质玻璃管中;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目的是______;
停止通入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_,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
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优化】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溶液,其理由是:
______;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生成的沉淀质量较大,称量时误差较小;
B.乙同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个优化方案是:______.
86.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⑴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请你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⑶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⑷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88.工业上利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若要得到256g铜,至少需要碳单质多少克?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89.将
30
g
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为
25.6
g。计算:
(1)生成了多少克
CO2?
(2)生成了多少克
Cu?
(3)有多少克
CuO
参加了反应?
90.15.氧化铜与木炭粉的混合物共20
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发现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4.4
g,求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9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2g,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酒精喷灯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固体的剩余物为12.8g,该同学所称的CuO质量为多少克?
92.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25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6克。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