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会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会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22 15: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会考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卷时间:2020.11.1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发布信息说:“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据此回答1-2题。
1.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土星属于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它们依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见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3-4题。
3.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强
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增强
4.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
A.信鸽迷失方向B.长波通信中断
C.指南针失灵
D.南极出现极光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回答5-6题。
5.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读下图“某旅友暑期期间自行车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完成7-9题。
7.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湖南省B.珠江三角洲地区
C.亚热带地区D.江南丘陵区
8.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A.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B.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C.气温高,易中暑
D.人烟稀少,易迷路
9.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数字地球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10.某市规划局在利用GIS规划某地理事物布局时,采用了现有居民区分布图、现有道路流量分布图、现有交通节点分布图、流经城市河流水文地质分布图等图层,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A.综合商贸体
B.垃圾填埋厂
C.地铁线路
D.自来水厂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11-13题。
1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是哪个洲(  )
A.南美洲B.北美洲
C.亚洲D.欧洲
12.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1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15.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读下图,回答下面16-17题。
16.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17.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南方的大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晩稻为150~170天。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増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周期一般5个月左右,相较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下图为“五常市位置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④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技术
⑤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水热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
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③东北人口増长迅速,稻米消费需求増长快
④东北大米品质好,市场需求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凭着一大批精明能干的温州人走南闯北,开市场经济之先河,得机制灵活之先利,迅速完成了社会经济总量的原始积累。同时,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陆续推开。农民由造田到造厂造房直至造城造市,市民则办厂开店到办实业。城镇搞“新街”,街道搞“新村”。下图为温州市城市化生态环境方面各指标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温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D.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21.温州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
A.城市环境质量与工业化进程极不协调
B.城市建设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
C.城市绿地在城市面积中所占比重较大
D.城市环境质量出现明显下降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是我国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
C.加强区际联系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3.该工程有利于淮南(  )
A.减轻环境污染
B.促进经济发展
C.科技水平的提高
D.彻底解决交通运输压力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据此完成24-25题。
24.属于珠三角洲地区扩张性转移的产业是(  )
A.电子装配业
B.服装鞋帽业C.钢铁工业
D.生物制药业
25.最可能大规模承接珠三角洲衰退性产业转移的省(市、区)是(  )
A.京
B.沪
C.藏
D.川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0分)
26、读下列图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治理沙尘暴的关键是________。
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治沙工程是________,其对环境最大的生态屏障作用是________。
(2)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3分)
(3)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分)
(4)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草原牧区如何防治荒漠化?(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山西煤田分布图和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形成了以???????????????
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其中至秦皇岛的铁路线为
线。
(2)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3分)
(3)山西省的工业结构主要是以
工业为主,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4)山西省通过对煤炭的综合利用,带来的结果是使的
产业结构为
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
mm。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示意图和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模式示意图。
(1)田纳西河

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2)综合开发、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核心环节是
(3)田纳西河流域较适宜发展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主要原因是
(4)说出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效益。(至少写出3点)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下左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图(下右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40年来伴随工业化,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深圳40年前人口是30万,现在人口达2200多万,滨海渔村变成了国际化都市,青青稻田变成了高楼广厦,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城市变迁。
(1)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不断
(填“增大”或“缩小”),增长速度
(填“加快”或“减慢”),
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就业率
,产业升级的时间
(“缩短”或“延长”)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模式是:
→外资企业建立→
→城市化。
(4)说出珠三角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
30、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图中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到达的最南城市是
,其气源主要来自于
地区。
(2)影响“西气东输”线路走向的经济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城市分布
D.气候
(3)根据乙、丙两图分析广东省能源供需特点。(2分)
(4)为解决乙、丙两图所反映的问题,广东省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2分)
(5)简述“西气东输”对广东省的积极影响。(3分)
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会考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DBCBB
6-10:DACDC
11-15:CABBC
16-20:BCABB
21-25:BDBDD
26.(11分)
(1)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三北”防护林体工程体系
防风固沙(各1分共3分)
(2)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各1分共3分)
(3)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1分)
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1分)
(4)控制人口增长;严格控制牧区载畜量,合理放牧;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水资源。(答出3点即可,满分3分)
27、(11分)
(1)铁路
大秦
(2分)
(2)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写出3点即可,3分)
(3)重工业
(1分)
带来的问题:煤炭等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较低。(答出3点即可,3分)
(4)单一
多元
(2分)
28、(8分)
(1)流域内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2分)
(2)梯级开发。(1分)
(3)动力(能源)梯级开发水能资源,能源丰富。(2分)
(4)发电;防洪;旅游;航运;灌溉;养殖等?(答出3点即可,3分)
29、(10分)
(1)增大;加快;高新技术(3分)
(2)提高
缩短(2分)
(3)对外开放;工业化(2分)
(4)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分)
30、(10分)
(5)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3分)(答对3点得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