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22 16:1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38074044450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充足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近年来当地依托已有的风力、光伏发电,促进区域发展。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
A.夏季的偏南风是风力发电的主要风源
B.冬季晴天多,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季节
C.太阳能面板的倾角相对拉萨地区小
D.风力和光伏并网发电可提高发电稳定性
2.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小明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进行改造,安装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调节装置,太阳能面板
A.夏半年面板正午朝向正北 B.冬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C.夏半年日出时面向东北方向 D.冬半年日落时面向西北方向
263779045720依托“冰上丝绸之路”大背景,有学者提出建设大连到北冰洋季克西港陆河联运路线(简称陆河联运路线)的设想。下图为陆河联运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大连比,雅库茨克
A.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转线速度更快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昼夜变化幅度大
4.陆河联运路线沿线区域
A.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B.是人口集中分布区
C.南部地区可见稻田
D.地处板块生长边界
“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延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5~6题。

5.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上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6.“巨人之路”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
2859405260350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壮观,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右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7~9题。
7.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
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8.成景阶段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岩层厚度差异
B.沉积物质差异
C.地壳运动差异
D.外力侵蚀差异
9.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 ???②冻蚀作用 ???③雨水淋溶 ???④冰川堆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新月型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型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新月型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下图为新月型沙丘景观图和新月型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新月型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
A.迎风坡 B.背风坡 C.西部 D.东部
11.新月型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
A.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 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
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 D.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
某校同学连续记录了北京市某月连续48小时的气温数据。 读图完成12~13题。
12.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
A.6月 B.8月 C.10月 D.12月
13.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三天,原因是
A.冷锋过境,受冷气团影响 B.暖锋锋面影响
C.暖锋过境,受暖气团影响 D.冷锋锋面影响
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单位百帕),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据此完成14~15题。
14.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A.1000 晴朗 B.1000 阴雨 C.1010 晴朗 D.1010 阴雨
15.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逆时针 C.天气晴朗 D.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
下图为某典型地理现象产生时的视频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上升中。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势、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现象产生的条件可能是
A.丘陵地区  B.日出时 C.夏季 D.阴天
17.对图中破碎编织袋运动状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
B.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
C.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
D.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19.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风带)分布。据此完成20~21题。
20.甲风带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1.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低温干燥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22~24题。
22.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23.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24.锡林河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用水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降水季节变化小
世界洋流分布虽然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据此完成25~26题。
25.正确表示非洲大陆外围洋流分布的是
26.上图中,甲洋流
A.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B.自东向西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中国东部海域汇集了多种水体,如长江冲淡水①、台湾暖流②、中国沿岸流③以及日本暖流分支④等。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下图示意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体分布。据此回答27~28题。
27.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利于海洋航行 B.吸引鱼群集聚 C.加快污染物扩散 D.形成连续性降水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29~30题。
29.“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 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
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 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A.澳大利亚东岸易发生火灾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 D.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加剧
第Ⅱ卷(共40分)
注意事项:本卷共4小题,共40分。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1.某探险旅游爱好者从北京出发赴南极洲考察,以下是该旅游者撰写的游记节选。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33013653810游记1:“南极虽远终将遇见”。经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转机,历时61小时38分钟,我们终于在当地时间(区时)2019年1月22日12时38分抵达了南美洲南端的乌斯怀亚(68°W,55°S),开启为期14天的南极洲考察。
(1)计算该旅游者出发时的北京时间,并说出在考察期间乌斯怀亚正午太阳方位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6分)
游记2:“穿越魔鬼海峡”我们从乌斯怀亚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这段航线穿越风浪巨大的西风带,船体摇晃非常严重,虽然服用了晕船药,但还是感觉五脏六腑翻江倒海,只有躺在房间的地板上才能感到些许“舒适”。
(2)简述南半球西风带的形成原因。(4分)
32.读我国东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说出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判断依据。(4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6分)
(3)推测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3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hPa)与主导风向示意图,以及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量(mm)。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调查发现,位于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据图简析原因。(4分)



(2)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8分)










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B
D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A
B
C
B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A
D
A
D
B
B
A
第Ⅱ卷
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31.共10分
(1)1月20日12:00(2分);正北(2分);逐渐减小变小(2分)。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2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形成西北风(2分)。
32.共18分
(1)背斜(2分)。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分)。
(2)背斜谷(2分)。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2分),岩石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2分)。
(3)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2分)。水文特点:①河流径流量大;②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③河流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3.共12分
(1)冬季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较夏季密集(2分),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2分),发电量大。
(2)那不勒斯年降水量大于巴里(2分),降水季节差异大(2分)。冬季那不勒斯地处西风迎风坡(2分),冬季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分),干旱少雨。
[或巴里年降水量小于那不勒斯(2分),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分)。巴里冬季地处西风背风坡(2分),受西风影响小(2分),降水少,冬夏季节之间降水差异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