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41张PPT+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41张PPT+2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3 00:02:09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
【重点】
2.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难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掌握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
2.通过材料分析,探究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一篇章
八路军为什么选择设伏在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地点、部队、人物?
平型关大捷的结果与影响?
太原的重要门户
位于山西东北部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人物
战果
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八路军第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林彪
1931—1937年中国军队对日作战战况
战役
结果
黑龙江战役
失败
一二八事变
失败
长城战役
失败
绥远抗战
失败
卢沟桥事变
失败
平津作战
失败
南口战役
失败
凇沪会战
失败
八一三事变
失败
平型关大捷
胜利
祝捷电报雪片似的飞向延安,飞向八路军总部……蒋介石就曾两次致电八路军总部表示祝贺与嘉勉。海外华侨、华文报纸纷纷称颂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为中华民族打出了志气,打出了威风。
——《平型关大捷成因及军事意义述略》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第二篇章
中共在敌后战场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抗日根据地?(从军事、政治、经济等角度)
如何开展抗日游击战?(领导、骨干、基础、战法、效果等)游击战有何特点?
晋绥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抗日根据地
晋冀豫
抗日根据地
苏南
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延安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巩固措施
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
建立
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
发展生产
军事
政治
经济
领导
骨干
基础
战法
效果
中国共产党
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
广大群众
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地道战
军事: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规模小,机动灵活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当时并未重视共军,视其为……残兵部队或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
——《剑桥中华民国史》
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乱,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
日本对敌后战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转变?
第三篇章
为什么要开展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时间、地点、指挥者、规模和主要目标?
如何评价百团大战?
日本军队将进攻重点转向华北……采用所谓的“囚笼政策”,来封锁和隔绝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这就更增加了各根据地的困难。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蒋介石集团……对抗战更加消极。……国民党污蔑共产党
“游而不击”……一些民主党派人士、爱国抗日力量,也对共产党的抗日产生了怀疑,对抗日前途十分悲观。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规模
主要
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100多个团
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他的军事意义。
“胜利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欠缺和问题……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攻打我们……报复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军民伤亡巨大……”
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四篇章
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抗战情绪消极
抗战形势危险
平型关大捷
建立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第一个胜利
胜利基地
振奋胜利信心
中共在抗战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22次重大战役
作战12.5万次
100多万
歼敌171.4万
赵一曼
李林
张自忠
左权
狼牙山五壮士:马宝五、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高志航
马本斋
戴安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众志成城供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涌现出一大批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新华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12
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张报纸报道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贺胜桥战役
A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C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C
抗日根据地“一方面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上述土地政策的时代意义在于(?????)
A.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B.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统一战线巩固和全民族抗战
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C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B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从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C
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C
“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C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军事上失利之后,必然要考虑部队退却方向和找一个落脚地点的问题。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以决断的语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这件事,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
(1)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每天都在关注局势发展,思考战略方针问题……他说,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为此,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2)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有何不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打击敌人创新了哪些战法?
(3)两段材料共同反映了毛泽东的哪一优秀品质?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敌人分别是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者;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材料一?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第115师准备前往平型关一带。1937年9月23日,第第115师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材料二?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斗的胜利?指挥者是谁?
?
(2)根据材料二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是谁?抗日时期他领导了哪场战役?主要目标是什么?
平型关大捷
林彪
彭德怀
百团大战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