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kǎo
shì
cí
tuì
tuí
bài
máng
lù
zào
shēng
(
)
(
)
(
)
(
)
(
)
quán
lì
kǒu
zhào
dī
ǎi
zhèn
ěr
yù
lóng
(
)
(
)
(
)
(
)
二、下列字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sǒng)
酷暑严夏
抑扬顿挫
枇杷
B.机械(jiè)
提供(gōng)
数落(shǔ)
耽误
C.便宜(pián)
挣钱(zhèng)
高跷(qiāo)
偏僻
D.教员(jiāo)
结结实实(jiē)
缴费(jiǎo)
绵袍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破:①碎,不完整;②整的换成零的;③使损坏;④超出;⑤揭穿;⑥花费,耗费;⑦冲开,打败;⑧不好的,令人鄙视的
1.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刺耳的声音。
(
)
2.这样的破差事谁也不愿意干。
(
)
3.警察叔叔很快便成功破案了。
(
)
4.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
)
5.百元的钞票破成两张五十的。
(
)
四、用“续”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由于(
)上课,老师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2.电影散场了,人们(
)从影院走出来,开心地回味着电影情节。
3.这场风波(
)了近半个月才平息下来。
4.很多好心人都给他捐款,为的是让他儿子的生命得以(
)下去。
5.元旦联欢会的方案还没有定稿,明天所有的班委还得(
)讨论。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例句,用上连续的动词写话。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2.缩句。
母亲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父爱之舟》的作者是吴冠中写的。
4.仿写句子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
六、积累与运用。
1.克勤于邦,
。
,戒奢以俭。
一
一
,当思
;半
半
,恒念
。
2.在作家梁晓声的笔下,母亲即使再贫穷、再辛劳,也要支持儿子读书学习,这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由此,我不禁想起孟郊的两句诗:“
,
。”
3.艳艳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每次考试结束,艳艳都特别紧张,害怕考得不好爸爸又会狠狠地批评她。不过,每次批评完,爸爸总会找艳艳谈心,告诉她爸爸因为爱她才对她这么严厉。而艳艳觉得爸爸根本不爱她,你认为呢?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办借书证说明
①我市居民凭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工作证、学生证等),可向我馆申请办理借书证。
②办理借书证的读者在我馆一楼图书借阅部柜台交纳工本费10元,并领取“读者登记卡”,详细填写各项内容。如有疑问,可向工作人员询问。
③填写完毕后,将“读者登记卡”和1张个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交给工作人员。
④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交付押金100元,方可领取借书证。
⑤每张借书证最多可借图书2册,期限为20天,到期可续借。过期后未续借的需交滞纳金,滞纳金按每册每天0.1元收取。
⑥借书证遗失时,请读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尽快到本馆办理挂失手续。
1.说明书中“本人有效证件”指
,“免冠”的意思是
。
2.张明想办一张借书证。他除了需交纳工本费10元、押金100元,填写“读者登记卡”,还要准备
和
才可以顺利办理借书证。
3.李军10月1日用借书证借了一本书,本想10月20日去还的,因为突然有事,推迟了5天才还,他需要交滞纳金
元。
4.赵梅不小心把借书证弄丢了,这时她应该
。
(二)父亲
胡德斌
①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②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油果儿,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③一天,她背了画夹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④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你画张像,好吗?”
⑤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得全买了。”
⑥“嗯。”她应着。
⑦“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一下。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⑧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⑨她合上了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了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⑩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小张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
。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鈹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踌躇(
)
悲哀(
)
慈祥(
)
2.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
碍手碍脚
3.第②自然段中“那个女人”改为“儿媳妇”好不好?为什么?
4.在第⑩自然段结尾的横线上用比喻手法将句子补充完整。
5.怎样理解“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
6.为什么画面上父亲的目光“阴沉而悲哀”,又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
八、习作。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亲友……
(2)可以与他分享自己的快乐、荣耀,可以诉说自己的忧愁、委屈,可以表达自己的歉意,可以提提自己的合理建议,也可以一起探讨对某件事的看法等等。
(3)倾吐真情,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请另附纸)
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考试
辞退
颓败
忙碌
噪声
权力
口罩
低矮
震耳欲聋
二、C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①
2.⑧
3.⑤
4.③
5.②
四、用“续”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连续
2.陆续
3.持续
4.延续
5.继续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人走到公园的椅子旁,坐下,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2.母亲掏出毛票。
3.去掉“的作者”或者去掉“写的”。
4.母爱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们。
六、积累与运用。
1.克俭于家
居安思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3.我觉得爸爸是爱艳艳的,希望她成绩好,不过,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太恰当,每次艳艳考试考得不好,就狠狠地批评她,如果爸爸换一种教育方式,比如与艳艳认真的谈心,帮助艳艳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平时多指导艳艳的学习,效果会好一些。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办借书证说明
1.身份证或工作证、学生证等
不戴帽子
2.本人有效证件
1张个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3.0.5
4.凭本人有效证件尽快到图书馆办理挂失手续
(二)父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
开心
凶恶
2.照样子,写词语。
生机勃勃、怒气冲冲、言之凿凿、可怜巴巴、目光炯炯、文质彬彬
探头探脑、无边无际、半推半就、若隐若现、自作自受、半信半疑
3.不好。因为用“那个女人”可以体现出老者与儿子、儿媳间的关系僵化,能够为下文“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作铺垫,体现出儿子、儿媳的不孝顺。
4.如将要干涸的泉水,含在眼眶里
5.“熟悉”是因为儿子也曾那样亲切地称呼自己,而“遥远”是因为自从儿媳进门后他变成了碍手碍脚的瘟神,再也感受不到人间亲情与天伦之乐,凸显出女孩的善良纯洁,她给予老人的亲情让老人十分感动。
6.“阴沉而悲哀”是老人现实中的真实感情流露,他对儿子、对亲情、对生活的失望。而“一丝慈祥与温情”则是因为老人在女孩作画时看到了远处漂亮的小花帽,想到了自己的孙子。其中也包含了女孩对老人能够活得幸福与快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