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2.2 光的折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2.2 光的折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08: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光的折射
执教: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及其初步规律。
光的折射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后,又是学习后续内容透镜成像的基础,这样安排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本节课由学生实验观察引出什么是光的折射,接着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与光的反射定律类比,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以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最后应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节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交流建立规律的过程中,感悟观察、对比、归纳的科学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的折射初步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感悟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悟归纳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亲近的感情;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2.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激光、半圆形玻璃砖、光具盘、塑料水缸等。
2.教师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水缸、光具盘。
3.课件:自制课件、学习活动单。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一个“硬币重现”的小魔术为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并领会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进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本设计要突出的难点是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方法是:首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与光的反射定律进行类比,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其次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于在小组实验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教师再结合自制课件精心讲授,即可突破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这个难点。
本设计通过观看“硬币重现”的小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师生交流,归纳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学生感受类比等科学方法。然后通过学生小组实验的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归纳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感受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并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景I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在杯底放一枚硬币,使它正好在观察者的视线外,无法在杯旁看到,然后将水慢慢注入杯中,让学生观察,引出光的折射。
活动I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学生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偏折,在哪里发生偏折,并请一位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黑板上。
活动II
学生实验
归纳结论
回顾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可能和光的反射定律有哪些异同,确定实验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并归纳结论。
说明:实验中每个小组四人,其中两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和光从水射入空气的情况,另外两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然后组内讨论,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III
应用
解释“硬币重现”这一现象。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介绍光的折射现象。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第三环节,结合自制课件、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常见现象。
七、教学过程
环节
活动
教师
学生
活动目的
情境I: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表演“硬币重现”的小魔术。提出问题,为什么杯中没有水时,看不见杯底的硬币,而注入水后,就能看见?
观看魔术,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活动I
学生实验:
学生使用激光笔、圆形塑料水槽、光具盘,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以及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发生偏折,且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并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一位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黑板上,说出什么是入射角和什么是折射角。
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明白光的折射现象不仅发生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还能发生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
活动II
教师演示实验:
回顾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之间可能存在哪些异同。
其中教师通过使用自制幻灯片和自制教具,直接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以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说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猜想光的折射规律。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猜想。
学生实验:
每小组四个人,两个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和光从水射入空气的情况,另两个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出相对应的折射角的大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单上记录实验数据,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归纳结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断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完成学习活动单上的表格,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得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加强学生间的互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应用
应用:
通过画光路图,并结合幻灯片动画模拟,解释“杯中硬币重现”的原因。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理解在杯中倒入水后硬币重现的原因。
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
总结:
教师播放加菲猫漫画,提问:结合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说说这幅漫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学生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水看上去很浅,实际却很深”的原因。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科学主旨。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P27?29
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活动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的两侧;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内;
3.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光从空气射入_______中
光从_______射入空气中
序号
入射角
折射角
1

2
30°
3
45°
4
60°
序号
入射角
折射角
5

6
20°
7
30°
8
40°
4.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2)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3)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补充: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光的折射初步规律
活动III
应用
光的折射
情景
杯中重现的硬币
活动I
学生实验
活动II
学生实验归纳结论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