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单位。
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比法学习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通过阅读说明书,获取电流表的相关信息;通过实验,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测量电流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重点考查的内容,因此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电流的形成比较抽象,电流表的读数都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对电路的连接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又经常用到电,对电也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学生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测量却又是陌生的,比较难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源(干电池2节)19组,灯泡19个,开关19个,电流表19个,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电流
1、电流的形成
电流是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电流的符号:I
电流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安培(A)
此外还有:毫安(mA)
微安(uA)
单位换算:
1A=1000mA
1mA=1000uA
练习:(略)
常见电流
二、怎样测量电流
1、认识电流表
电流表读数
确定量程,认清分度值;
读大格;
读小格;
合计。
正确使用电流表
校零;
串联;
正入负出;
不能超过量程;
试触选量程,宁小勿大;
避免短路。
活动3:用电流表测电流。
练习
引导学生连接简单电路。
在学生体会到电流的存在和电流强弱后,提出问题: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怎样测量电流的大小呢?
多媒体展示动画
用类比法介绍电流的形成
提问:电流是否有方向?
发光二极管演示电流存在方向
并图片展示串并联电路电流方向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提示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引导学生认识电流表
用动画让学生尝试读数。
总结电流表读数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电流表使用说明书,然后通过图片展示电流表的错误使用情况。
指导学生用电流表不同量程测同一电流。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体会电流的存在。增加一个电池,观察灯泡亮度变化,感受电流是有强弱的。
通过类比法学习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阅读课本,了解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完成练习,熟悉电流单位换算
熟悉常见电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桌面的电流表,认识电流表的接线柱,量程,分度值,校零旋钮。
尝试电流表读数。
学会电流表读数方法。
阅读电流表使用说明书,
判断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
练习用电流表不同量程测同一电流,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并体会合理选择量程的重要性。
完成练习。
六、布置作业
课本P59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一、什么是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单位:安培(A)
二、怎样测量电流
1、认识电流表
量程0—0.6A,,
分度值
0.02A
0—3A,
0.1A
2、正确使用电流表
A、校零
B、串联
C、正入负出
D、不超量程
E、试触选量程
F、不并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