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九上 14.1 怎样认识电阻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上 14.1 怎样认识电阻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12: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阻器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和滑动变阻器的基本构造。
学会在电路中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连接。
三、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对初二学生来说,理解力不是很强,应多让他们仔细观察实物,帮助他们分析、理解新事物,所以本节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设计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复习电阻知识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引入新课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投影]1、?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3、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分组实验:用铅笔心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个电路中的小灯泡亮度发生改变?[答]改变电池的个数;改变铅笔芯的横截面积大小;将铅笔芯换成其他导线。[提问]那种方法最简单?[答]改变电池的个数或者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在实际电路中,电源电压就是220V,不能改变的,看来只能用改变铅笔芯的长度的方法了,如何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不能将铅笔芯折断)?[答]将夹子在铅笔芯上滑动,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变了,电路中的电阻改变,从而使电流大小发生改变,小灯泡亮度发生了变化。非常棒,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板书]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三、进行新课讨论探索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提问]要使电路中的电阻改变更大一些,怎么办?[答]增加铅笔芯的长度。[提问]对这个装置存在什么不足之处?[答]铅笔芯容易折断。改用其他导线,就不容易断了。[提问]如果我需要导线的电阻在0-10欧之间变化,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导线比较好?需多长?[答]选镍铬合金,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的镍铬合金的电阻是1.1欧,就必须要10米长。[提问]我要想将接入电路的电阻从0欧变化到10欧,就必须进行一次10米冲刺,这样做可行吗?[答]不行,将10米长的镍铬合金导线绕成像弹簧那样一圈一圈的,就能减小长度。[老师]很有想法啊!师生共同“制作”变阻器的模型[投影]
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抽头(目的:取不同的阻值)设滑片(目的:可任意取相应的阻值)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提问]如果不小心让瓷筒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答]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将与金属滑片接触的绝缘漆刮掉,引出电流。[老师]好办法。出示各种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的构造。[投影]2、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底座、瓷筒、涂有绝缘漆的镍铬合金线的线圈、金属滑片、金属杆、四个接线柱。(板书)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上有一个铭牌,告诉学生上面的数据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投影]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4、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5、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6、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7、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滑片自左(A)向(B)右移动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路中电流的变化A和BC和DA和CA和DB和CB和D[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老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板书)3.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1)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2)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3)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教师表演如下实验:1使用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接通电路,灯泡发光;2使用前将滑阻器的滑片调在阻值较小处,接通电路,烧断灯丝。学生总结出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一上一下接线才能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两线同接上,只相当于导线,容易造成短路现象发生;两线同接下,只相当于定值电阻。在连接电路时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最大阻值处,不能使通过变阻器的电流超过最大值。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知识:介绍变阻器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调节电视机音量、亮度及对比度的电位器、调节台灯亮度的调光电位器等都是变阻器的具体应用。四、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还有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
“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设计思路: 1.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2.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作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七、版书设计
第四节
变阻器
1.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的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八、练习设计
九、教学过程流程
A
B
C
D
开始
复习旧知
教师演示可调电灯
投影提问
学生观看,思考问题
结束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
如何使用、连接滑动变阻器
投影提问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
学生思考、分析“制作”出滑动变阻器
教师指导、提问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引入新课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