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1.6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1.6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4 14: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通过加法交换率进行简便运算.
数学思考: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和综合运算能力.
解决问题:正确利用加法法则与减法的转化方法;准确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特殊性予于普遍性之中,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和应用.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学流程安排
例题1
温差的计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例题2
简单计算(探索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例题3
解决问题(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培养理解计算能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巩固新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出示本书引言中的图片)这是北京某一天的天气情况: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夜晚的最低温度是-3℃.请问这一天的温差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探究,归纳法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首先考虑式子3-(-3)的结果,即要求一个数x,使得x与-3的和为3,因为6与-3相加为3于是(改为从数轴上容易看出,表示3的点在表示-3的点的右边,两点相距6个单位长度,于是)3-(-3)=6,另一方面,3+3=6,这表明3-(-3)=6,按照这个思路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活动:(提示能否用小学学过的方法去算转化一下)
填空:
(1)8—(—___
)=6
(2)-10—(+___
)=-5
(3)-3--(-____)=7
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1)4-(-2);
(2)10―(―2);
(3)(-3)-(-2);
(4)0-(-2).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思考,逐个计算结果,然后观察结果发现,减去-2相当于加上2,即加上它的相反数,是否普遍成立呢?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进行验证,最后归纳出减法法则.一般地,如果a-b=c,那么c+b=a,所以c=a+(-b),即a-b=a+(-b).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a-b=a+(-b).
(分析法则不难发现,减法法则其实是一个转化法则,转化成了加法法则,然后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从而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
问题3:
解决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1);
(2)

(3);
(4).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立思考,板演结束后,等到其余学生计算完成后,请同学进行分析,若有问题,请同学分析问题所在,进一步巩固新的知识,使同学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对于(1)=7.2+4.8=12;
(2)=;
(3)
=;
(4).
比较和7.2+4.8、和;
和;
和.
练习(结组活动,同位互相出四道题练习并判阅)
提问:
(1)有无做错的,错在什么地方?
(2)有无没做的?
通过练习总结:(边说边启发由学生总结)
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于是,在表示几个数的和时,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比如:
为了表示-1.5、+1.4、+3.6、-4.3的和我们通常写成代数和的形式即:,
读时把加号读作正减号读作负,上式读作“-1.5、+1.4、+3.6、-4.3”的和,或读作“负1.5加1.4加3.6减4.3”.
当然=.
〔解答〕略.
拓展练习
1.若|a|=4,|b|=2,求a-b.
学生活动设计:
由于|a|=4,可以得到a的值是4或-4,又|b|=2,所以b的值是2或-2,
于是当a=4、b=2时,a-b=4-2=2;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2.
教师活动设计: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法则,二是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分类思想.
〔解答〕略.
2.计算1-2+3-4+5-6+……2005-2006.
学生活动设计:
观察上述式子不难发现这是省略了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于是可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两两分组,分别计算,即1-2+3-4+5-6+……2005-2006=(1-2)+(3-4)+(5-6)+……(2005-2006)=-1003.
〔解答〕略.
3.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进行游戏,各组得分如下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100
150
-400
350
-100
(1)
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观察表格,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一名得分350分,第二名得分150分,运用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到结果;同样第五名得分是-400分,于是350-(-400)=750(分).
教师活动设计:
本题设计目的主要是:(1)让学生能够从表格中分析数据;(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
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
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3.
转化思想.
作业:
第25页
第3题2、6、8、10。第4题2、4,练习册第7页创新应用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