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2 23: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
01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02
认识民族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03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过程、具体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是什么?
2
淝水之战的时间、战争的双方、经过、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1
自学提纲
淝水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兵力对比
结果
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
前秦─东晋
80万VS8万
以少胜多
自主归纳
PK
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颖口
洛口
383年
383年
寿阳
寿县
硖石
凤台西南
八公山
前秦军进攻路线
前秦军溃逃路线
东晋军进攻路线
布防线











从细节中,看民族关系与前秦的战败
战前: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
战时:军队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战后:迅速土崩瓦解,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无意愿
无斗志
无认同感
(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日本历史学家
川本芳昭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凝心聚力,才能一统天下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
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
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
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本,
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
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
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
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
不敢停歇。
相关史事:
2
2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拓跋鲜卑进入中原
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国,稍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建都平城。
439年,拓跋焘领导北魏武力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思考:北魏“马上得天下”,可否“马上治天下”?
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
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
落后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改革目的: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内容
(1)
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迁都洛阳,既是改革措施,又为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2.
移风易俗
汉语
汉服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联姻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洛阳迦南记》
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经过北魏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还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小组讨论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但也有人说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过程,所以是千古明君。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1、背景:
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1)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2、方式: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2)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3)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民族交融领域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民族心理
相互学习
实行君主专制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生产、生活方面(经济)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汉语的使用;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民族心理方面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政治方面
连连看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抚琴击鼓乐俑
饮食
歌舞
服饰
穿丝绸衣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人胡食图(吃羊肉串)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北魏车马出行图
采桑图
北朝乐府《木兰诗》
生产
出行
文学
北魏骑马俑
汉人牧马图
北朝民歌《敕勒歌》
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
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民族交融
1
意义:
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汉族

鲜卑




中华
文明
汉族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
为隋唐的统一、强盛奠定基础
淝水之战
前秦衰败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族大交融
迁都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北魏统一北方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