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压,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2、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电压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电源的使用与环保关系。
重、难点
重点:认识电压,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难点:电压概念的理解。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导线若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利用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演示实验,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
问题1、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因为灯泡中有电流通过。
问题2、电流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3、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源与电压
1、演示:如图所示的用两个去掉底部的饮料瓶和导管连接一个“水路”。当两瓶中的水
面相平时,水管中没有水流,抬高其中一个饮料瓶,当两瓶中的水面有高度差时,水管中形成水流。
2、思考:水管中形成水流的原因是什么?体会到形成水流的原因。水管两端存在压力差
或压强差。
3、类比水流介绍电压和电源的作用。
总结: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而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需要电压维持。
(2)表述电压时?不能说那一点的电压,只能说是“哪一个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哪两点间的电压”。
(3)为得到持续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电路两端存在电压?b.电路闭合。缺一不可。
4、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
新型电源: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介绍有关废电池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5、电压大小及单位
(1)实验:利用不同节数的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小灯泡的亮度不同。由此说明?
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小灯泡发光越亮。
(2)电压单位:伏特,符号:V
(3)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
;一节蓄电池电压
6V
;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怎样测量电压
1、自学“实验室常用电压表使用说明(节选)”。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4“活动1认识电压表”,对我们之前学习的课本P16“认识电流
表”的内容进行对比:看看电压表与电流表及其使用方法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之处。
(1)电压表与电流表外形相同?电压表盘上标有“V”,电流表表盘上标有“A”,我们据
此判别。
(2)电压表对电流表的阻碍很大,通常情况下,即使不经过用电器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
的两极上,电路中的电流也很小,不会造成电路短路。通常把电压表所在处看作开路。
(3)相同之处:结构相同,都是“三柱、二量程”。用前都要优选量程、调零、认清量程
和分度值。使用时试触、不能超量程、电流“+”进“—”出、指针稳定后读数。
2、训练电压表读数
教你一招
电压表读数三步骤:
一看接线柱,确定量程数;二看每小格,表示多少伏;三看指针处,正视仔细读。
3、练习使用电压表
(1)使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2)测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3)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小量程来测量。
专题一:电压及其测量的两个误区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误区分析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部分同学便认为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
们可联系电流形成的条件来认识,如果电路不闭合,电源即使提供了电压,电路中也不会有
电流,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有电源;(2)电路是通路。
2.电压表的连接误区分析。
电压表在使用时注意事项较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要避免出错就需要做到全面分析,
细心检查电压表的连接口诀是“正进负出要并联,估计电压不超盘”。
专题二:判断电表类型的三种方法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接入电路的方式,若电表跟其他元件串联,则这个电表为电流表;
若电表跟其他元件并联,则这个电表为电压表。
2.电表删除法
删除电路中的某个电表,若不影响电路中某个用电器或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则这个电表
是电流表。
3.假设判断法
先假设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再分析电路中是否出现故障,或是否符合题意,
若无故障或符合题意,则假设正确;若出现开路或短路等电路故障或不合题意,则假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