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信息搜索的高手
——信息搜索进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做个信息搜索的高手》是《信息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内容。它是继学生学会网上浏览信息后,学习如何用搜索引擎寻找网络中需要的信息,体现和培养信息素养中信息获取的能力;同时也为下一部分信息收藏做好铺垫。所以《做个信息搜索的高手》在第一章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也是第一单元中重点内容。
二、学生分析
课前,我做了一个网络单元的小调查,了解到我所教的班级半数以上学生经常上网,可以很熟练的在网上搜索信息,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家里没有电脑或者不经常上网,网络应用的知识技能稍弱,基础差异还是存在的。另外,学生在平时课堂中表现出乐于互助、动手实践、勇于竞争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以及专项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中需要的信息。
(二)通过完成“搜一搜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搜索任务,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和专项搜索引擎提高搜索效率,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验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
(三)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和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以及专项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中需要的信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分析
任务驱动法、演示归纳法。教师提供给学生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搜索问题,这些搜索任务体现了使用搜索引擎不同功能和专项搜索引擎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学习条件,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演示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法分析
在课前的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学生经常上网,甚至可以熟练的使用信息搜索技能,有些学生网络使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则稍弱,学生中存在差异。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自学探究和自己的学习需求,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构建新知,对搜索引擎、搜索技巧进行了解和学习。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网站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搜一搜,想一想” → “搜一搜,解一解”→“搜一搜,读一读”。“搜一搜,想一想”环节作为课堂的导入和新知学习,通过搜一搜“ctrl ctrl搜一下是哪种搜索引擎提供的功能”、“ctrl ctrl搜一下要如何才能实现”的小竞赛,使学生体会从网络获取信息要根据需求使用搜索引擎和搜索关键词,并且快速有效搜索是要注意搜索方法的,接着进入想一想“如何从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根据搜索需求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构建新知,为下一环节搜索活动作以铺垫;“搜一搜,解一解”运用搜索引擎解决遇到的问题,则是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搜索需求出发,了解如何快速、准确解决问题,体验搜索引擎不同功能和专项搜索引擎的特点;而“搜一搜,读一读”环节拓展认知人肉搜索,希望学生能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态度产生正确认知。
1.搜一搜、想一想
师:很多同学都知道有款游戏叫CS,其中有个规则就是警察要拆除匪徒放置的定时炸弹才算胜利,下面我们就看一个火爆又有点搞笑的真人版CS来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问题,按两下”这的确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操作,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看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让老师最先认识你。
问题一:你能快速找到提供按两下搜索功能的是哪款搜索引擎吗?
问题二: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按两下进入搜索功能?
生: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找到的同学举手示意。
师:选择快速找到答案的同学,进行屏幕展示。
生:在网页搜索中输入关键词:CTRL CTRL按两下。
生:在网页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如何实现CTRL CTRL按两下搜索功能。
师:我们的问题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答案。(投影:网上搜索—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中还是有不少搜索高手,又快又准解决了问题。他们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想一想刚才我们是如何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未知的问题引入搜索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搜索先要有需求也就是问题。(幻灯片、板书:问题(需求))
师:搜索还要有搜索工具,大家能说说是什么吗?
生:百度、谷歌…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是搜索引擎。
师:搜索引擎是一个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和数据库的支持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我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
师:其实搜索引擎是有分类的,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类型吗?
生:百度、谷歌…
师:对,他们是一类,网站界面简洁,搜索全面(展示网站截图幻灯片),叫全文搜索引擎,还有根据网络信息的内容、类型进行归类整理的目录搜索引擎(展示网站截图幻灯片),还有专门功能的搜索引擎(展示分类搜索截图)。
生:观看网页。
设计意图:学生能了解搜索引擎网站不仅只有常用的百度、谷歌等,还有很多类型和功能搜索引擎。
师:搜索需求有了,搜索工具也选择了,还要做到的是像刚才班上的搜索高手一样快速有效地搜索到结果。(投影:快速有效搜索)
师:这是有方法策略的。
师:讲解搜索技巧策略,把归纳内容网页向学生展示。
师: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例如在街边偶然听过一首歌很喜欢,不知道演唱者和歌名,要想在网络中搜索到这首歌怎么办?
生:歌词
师:可以,但要是忘记了歌词怎么办?
师:以我们的需求出发,想一想可不可以唱出来在网上搜索。
师: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满足人类的习惯和需求,像关键词联想搜索、关键词纠错、哼唱搜索,老师给同学们用计算机来模拟一下,看看搜索结果。
生:了解midomi哼唱搜索网站,搜索音乐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数字对比、搜索功能的认知来体会快速有效搜索的策略,同时体验搜索技术的发展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出现非关键词搜索功能。
2.搜一搜、解一解
师:了解了搜索的方法策略,下面咱们就再来实践网上搜索——解决以下的问题。
师:展示“搜一搜解决遇到问题”任务说明和评价方法,介绍搜索活动的完成规则。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要解答哪组搜索问题。
师:开始倒计时,宣布搜索任务开始。
生:尝试搜索解决问题。
生:小组长统计本组完成情况,并反馈到教师机上。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师:倒计时1分钟提醒。有能力的小组,也可以尝试解答另一组搜索任务。
生:继续完成必做或选做搜索任务。
师:活动结束时间到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搜索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方法,学会使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和专项的搜索引擎,体验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用搜索记录方式反映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比如关键词确定、使用搜索引擎不同功能的记录,是让学生养成好的信息学习习惯,有学习成果和成功的喜悦。
师:大家一起交流一下都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吧。
师:我们先来看关于学习方面遇到陌生的字词,怎样搜索解决。请最快解决的学习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生:演示并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位同学演示讲解的很到位,老师再来为同学的演示做一个小归纳。(幻灯片 学习问题:在线词典或翻译、手写输入)
设计意图:通过对搜索活动的结果演示,再次体会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达到突破教学重点。
师:我们再来看关于出行方面搜索解决出行方式、路线的选择问题。请最快解决的学习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生:演示并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位同学演示讲解的很细致,老师再来为同学的演示做一个小归纳。(幻灯片 出行问题—以图识图、地图、旅游搜索)
师: 搜索任务就到这里了,我们尝试运用搜索引擎解决了(幻灯片动画展示)娱乐信息查找、学习中语言困难、生活中出行问题等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希望同学们要善于实践和总结。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最好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搜索活动得到体会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总结常用搜索方法策略,突破教学难点。
3.搜一搜、读一读
师:播放电影《搜索》视频片段,描述故事简介,引出网络搜索中的“人肉搜索”。
师:你知道“人肉搜索” 吗?应该怎样来看待和面对它?如果不知道,就请在网络上搜一搜,或者读一读资料。然后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的想法吧!
(1)人肉搜索及相关事件
(2)人肉搜索公约
(3)专家支招如何反“人肉搜索”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人肉搜索的相关知识。
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希望学生能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态度产生正确认知,同时也让感兴趣的同学延伸学习。
4.课堂总结
师: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同学们是否体会到了只有掌握了方法、技巧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有效的搜索是需要技巧、正确的态度、和不断的知识积累。
5.课后作业部分
你想了解更多搜索引擎的知识和技巧吗?可以登陆以下介绍“搜索引擎”的网站,看看有哪些好的技巧,课余时间相互交流探讨吧。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搜网 )” _http://www.sowang.com/_
“搜索研究院” http://www.dianbo.org/9238/
“搜索引擎周边” _http://www.eryi.org/_
设计意图:有关搜索引擎的知识和技巧还有很多,短短的课堂时间只是做一个学习引领,为学有余力和对搜索引擎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
九、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基本达到预设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生活中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难度和需求的搜索问题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探究模式下和相互交流中实现新知的建构,并及时记录和归纳总结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师在创设的情景氛围里,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学习,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提供的搜索任务较多较细,学生既要解答问题,又要记录搜索过程,所以课堂时间是本课的一个挑战;其次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方式和教师评价,也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