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3 08: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废墟(xū)
扰乱(rǎo)
沉默寡言(guǎ)
B.坍塌(tān)
酬劳(chóu)
慷慨无私(kǎi)
C.缝隙(xì)
戳穿(chuō)
刨根问底(pāo)
D.干涸(hé)
饱满(bǎo)
源源不断(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稀少   溜达   奇迹   东到西歪
B.荒野   流倘   滚烫   风吹雨打
C.帐蓬   敬佩   琢磨   不图回报
D.遮拦   微薄   浇灌   不毛之地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分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安抚老弱病残的柔弱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二、课内阅读
阅读“这样过了一年”至“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回答问题。
5.战争结束后,“我”为什么又到普罗旺斯地区?
6.曾经荒凉干旱的地方变得充满生气和富饶的原因是什么?
7.“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中的加点词语“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8.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三、课外阅读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①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槽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②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也一定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来了,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
③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④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地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望“亚心”。
⑤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点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得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⑥四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四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⑦然而,吴庭德老人不但没有上交卖亚心石的钱给家里,反而把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雕石狮的石料。从此以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地雕刻石狮。两年过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他对游客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一个代表成吉思汗,一个代表文成公主……”
⑧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儿没学过雕刻!
⑨远方有一位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表达了对他的崇高的敬意!
⑩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吸引住的。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执着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9.为什么村里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吴庭德不可能创造奇迹?
10.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砸”字形容吴庭德制作亚心石的情形?
1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第④段文意的句子。
12.为什么说吴庭德老人的所作所为堪称是一个“奇迹”?




1.
C
2.
D
3.
B
4.
B
5.
一是“我”想放松战争的紧张心情,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二是要去看看牧羊人和他种的树。
6.
老人坚持不懈的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7.
不能。因为“完全”是“全部,全然”的意思,写出了牧羊人不断地种树,改变了以往荒凉、干旱的环境,突出了他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精神。
8.
总结全文,突出了牧羊人为改变当地恶劣的环境而慷慨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9.
村里人认为吴庭德以放羊为生,步入暮年,生活困难,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来了,根本不可能创造奇迹。
10.
表明吴庭德“压根儿没学过雕刻”,不是雕刻艺人;表现他砸亚心石的用心、执着;突出了他对“亚心”的热爱之情。
11.
执着地守望“亚心”。
12.
吴庭德老人淳朴、善良,自觉承担守护“亚心”的责任;克服多种困难,执着地守护“亚心”,宣传“亚心”,痴情于“亚心”,理解了“亚心”的文化内涵;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