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4 13:52:11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只有一个地球
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
抓关键句
梳理、整合
理清课文内容
互学任务:
小组合作,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三部分内容中任选一部分进行学习,可以抓关键词句谈理解,可以结合有关资料谈理解,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见闻谈感受,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读出自己的理解。小组先选择学习内容,然后根据所选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时间5分钟。
生态灾难
每天,地球上有15亿人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为空气的污染而死亡。
每天,地球上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臭氧层。
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每天,地球上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地球上有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
每天,地球上有55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和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地球上有800万吨水土在悄然流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再次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单上的思维导图,说一说作者是怎么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
颜色、形状
不会再长大
资源有限
可再生资源遭破坏
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
颜色、形状
不会再长大
美丽又渺小
资源有限
不可再生资源枯竭
可再生资源遭破坏
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
无法移居
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小组合作设计一条图文并茂的宣传标语,贴到学校、村委和社区宣传栏,号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3.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标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出示宇航员遨游太空看到地球时的感叹,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质疑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抓关键句,梳理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抓关键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梳理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概括板书。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让学生小组合作,从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三部分内容中任选一部分进行学习,可以抓关键词句谈理解,可以结合有关资料谈理解,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见闻谈感受,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读出自己的理解。小组先选择学习内容,然后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时间限定5分钟。
2.选择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评价。
3.选择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评价。然后补充资料,进一步感知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造成的生态灾难,并指导学生朗读。
4.
选择第三部分内容学习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结合第十课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汇报情况。
四、找出结论,梳理步骤
1.让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一下作者的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来的。
2.汇报总结。
五、设计标语,升华总结
1.课堂小结,激发保护地球的热情。
3.布置作业,设计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