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课题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安排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2、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3、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文言常识的积累,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二、交流展示: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3、朗读课文,字词过关唐雎(jū)
怫然(fú)
跣(xiǎn)
抢地(qiāng)
韩傀(guī)休祲(jìn)
缟素(ɡǎo)
色挠(náo)三、精讲点拨,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加惠:给予恩惠。
错意:置意。
布衣:平民。
怫然:盛怒的样子。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请广于君:让安陵君扩大领士。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抢地:撞地。抢,碰、撞。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辱:辱没、辜负。
谕:明白。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②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3、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4、难句翻译。①“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古今异义词①岂直(古:只,只是,今:不弯曲)五百里哉②休(古:吉祥;今:休息)祲降于天③长跪而谢(古:道歉:今:感谢)之曰④夫(古:用在句首,作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不译出;今:夫人,丈夫)专诸之刺王僚也6、请找出本文中与下面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句子来,并解释下面这些成语。7、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8、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话。1、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不是)2、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灭掉安陵小国)。3、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4、这一段表面上写了
秦王使者
与
安陵君
的对话。当然,这里有转述的意味,实际是
秦王
与
安陵君
的对话。看这一组对话,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是什么?2、在这次交锋中,安陵君先表示谢意,后拒绝“易地”,软中有硬,有礼有节。面对强暴,说话委婉得体,但又不失君主尊严。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段话。(二)学习第二、三段话。(这两段写秦王与唐雎的两次交锋。)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2、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不是,骗局)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4、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同: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异:立场更坚定,不给对方留余地(唐雎)5、看每一组对话,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是什么?(三)学习第四段1、怎样表现秦王的色厉内荏的?神情:色挠
动作:长跪而谢之
语言:……徒以有先生也(称颂唐雎的胆识)2、秦王的反应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总结全文: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_________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五、反思拓展:在这场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外交斗争中,唐雎这位外交家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唐雎语言的精彩之处:六、限时作业(见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