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3读《秋土》有感--Word中文字的修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3读《秋土》有感--Word中文字的修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23 15: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Word中文字的修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对文字进行简单的修饰,如: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以及字体加粗、倾斜和下划线等文字的修饰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展示目标、问题引入、讲解示范、实践操作、成果展示、课后小结的方法进行逐层引入。首先输入“我爱中国”四个字。提问:如何让文字变大、变形、变色、增加效果?明确本课的任务:设置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解示范过程中,老师简单演示,主要是通过学生讨论及实践操作完成本课任务。在实践操作中,教师是助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成果展示是通过全班同学交流加以认定,评出优秀作品。课后小结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收获情况,对知识进行巩固,对生活中的信息进行回溯。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让文字产生需要的效果。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主动学习、反思和小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学生已经学会了文章的输入、打开与修改以及段落的调整,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时,以学生的尝试练习为主,教师进行演示、辅导。
教学时,教师首先输出“我爱中国”四字,问学生如何让这四个字变漂亮?学生说:可以改变文字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等。然后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如何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以及颜色?
任务提出后,教师演示对文字的大小进行设置。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假如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次讲解,最好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失败的原因,再总结操作。。学生尝试操作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操作的印象,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正确的操作,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同上进行文字的形状、颜色、效果的讲解。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完成作业。并且组织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经验交流讨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巩固学习成果,进行课堂作业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学生分析
对于字的大小、字体、颜色的设置,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过,但有的学生并不是很明白,所以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操作,得出字体、字型、字号的设置有多种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Word 2003中有很多功能。它可以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
(二)提出任务,大胆探索
回忆一下上节课讲解如何打开Word 2003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捷。(一共有3种方法)
马上打开Word 2003。
生:独立在微机上操作。(师巡视)
[试一试]
师演示:我们首先输入四个字“我爱中国”。如何让“我”字变大小?
首先把我字选中,然后击工具栏中的文字方框,并选字号或数字。
师:演示对“我”文字方框中字号输入88、100、200的数字时“我”字的大小是什么样子的。
师:演示对“我”字形状、颜色的设置。
师:演示对“爱”字大小、形状、颜色的设置。
师:演示对“中”字大小、形状、颜色的设置。
师:演示对“国”字大小、形状、颜色的设置。
学生现场操作,有问题吗?假如有教师现场演示操作,让学生改进。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老师再介绍另一种修饰方法,选中要修饰的文字,鼠标指着文字,并右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菜单,选择“字体”,出现“字体”对话框,进行文字修饰。(示范讲解操作步骤,学生根据提示练习,师巡视检查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帮助)
2.文字的简单修饰
师:利用“字体”对话框,可以对文字进行全面设置,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做简单快速的设置。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格式工具栏中有这样几个按钮
我们使用三个按钮,观察效果。 ,它们有什么功能呢?下面,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结论)
生:尝试操作后得出结论:
用于设置或取消字体加粗 (加粗效果)
用于字体倾斜的设置或取消 (倾斜效果)
用于字体下划线的设置和取消 (加下划线效果)
文字效果的设计:选中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字体 教师演示,学生进行练习。
趣味练习:让“中国”二字消失。
选中“中国”二字,把颜色设置为白色。就消失了。
(三)巩固练习
输入《春晓》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用Word 2003对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设置不同的大小、形状、颜色、效果。
(四)课后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设置“好”这个字教师现场操作
2.学生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利用演示讲解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