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循序渐进——动作补间动画》,这一课是继学生熟悉了 Flash软件的界面组成、工具的简单使用以及元件创建之后的一节新授课,主要任务是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制作原理以及掌握Flash基本动画类型之一 ——动作补间动画,并通过作品的创作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体验成功喜悦,为Flash动画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动画类型,它是整个Flash程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2.综合运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逐帧动画方法制作复杂动画。
(二)过程和方法:
1.采用师生共同分析的方法来学习“女孩投篮”动作补间动画,同时贯穿图层位置关系对动画效果的影响的讲解。
2.利用“节约用水”进行知识巩固,利用学生探究自然界中更多的运动进行知识反馈与拓展,从中,学生会对动作补间动画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女孩投篮”动画的操作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动画创建的欲望与热情;
2.在知识巩固和反馈阶段,学生具有了自主探究和交流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课程最后展示和评价作品,学生进一步提升了审美情趣,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Flash的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图层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在Flash中进行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初将“女孩投篮”最终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看就必定会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接着利用“节约用水”进行知识的反馈,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补间动画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最后在阶段通过探究本课学案操作题2动画,从而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教法
1、任务驱动法:设置多个任务,由易到难、深入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完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的作用。
(二)学法
1、探究式学习:动画制作都是在探究的氛围中完成的,从中学生逐步具有了探究和交流协作意识和能力。
2、成果展示学习: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策略设计的特点:通过本课采用的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探究、自主创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完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实践能力,并通过具体作品的实践增强成就感。
六、教学资源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女孩投篮flash动画
2、制作好本课所涉及到的动画实例
3、为学生提供本节课要制作的Flash动画的初始源文件。
(二)学生准备:
具有以下Flash制作水平:
1、熟悉Flash窗口界面各部分组成并能进行相关操作(如设置场景、创建图层等)。
2、会利用Flash工具栏工具并调整相关属性参数绘制出想要的图形。
3、会创建图形元件,并能利用“库”进行元件调用。
(三)教学环境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Flash 程序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女孩投篮”动画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短片,兴趣得到激发,个个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短片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适当的导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引出本课主题——利用Flash制作“女孩投篮”动作补间动画。
(二)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动画创建(8’)
【教师活动】首先提出问题:整个动画中静止的元素和运动的元素都是什么?如果要让两者互不干扰,可以怎样实现?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动作补间动画创建步骤和过程(板书)
【学生活动】结合实例和教材思考问题并回答,根据教师的分析提示学习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回答共同完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学习,以此实现本课第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动作补间动画,巩固本课所学(25’)
1、提出任务,让学生探究(6’)
【教师活动】出示实例并提出任务:节约用水
【学生活动】模仿投篮,同学互相讨论协作,最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探究,目的是让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动作补间动画,进行知识反馈。
2、演示探究结果,解决探究中所出现的问题(4’)
选派一名代表来演示并讲解本组所探究任务的过程。
【教师活动】转播学生的操作和讲解,并进行适当强调与补充。
【学生活动】代表演示、讲解;学生听讲并解决探究中所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转播学生操作和师生共同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如为什么调用的“水滴”元件看不见、所做的运动没有实现?动画效果为什么不一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及时解决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得本课难点可以击破。
3、完善、创新作品。(15’)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制作、协作、创新、交流、“小先生”帮助
【设计意图】这是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完善作品的过程。(如制作学案操作题2等)由于创作时间和空间的提供,使合作学习的氛围和效果得以展现,而前期小组探究的结果和教师的补充、强调,使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自我探究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就会突出个性化发展的理念。
(四)作品的保存、推荐、展示和评价(4’)
师生共同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推荐作品,作者讲解创作意图或得意之处(自评),其他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互评)
【设计意图】“小组推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作品的品质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小组选择优秀作品,体现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五)总结提升,突出强调本课重难点(1’)
【教师活动】对学生总结进行补充,强调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何处理(如:要想动画整体变快怎么办?时间轴动画状态是虚线怎么办?等)
【学生活动】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获得成就感;而教师补充总结,会使本课重难点在课程最后得以强调,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补充或在接下来的“自主活动”课中进行解惑。
(六)布置作业,结束本课(1’)
结束语:本课投篮动画,我们通过创建几个关键帧,然后每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补间动画来实现整个的投篮动作,那么我们有没有其它简便的方法,只设置球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期间的整个投篮路径都由flash自行来完成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究。
【教师活动】在结束语中完成作业布置。
【学生活动】明确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得以继续和延伸,课程最后教师用富有感召力的话语结束全课,给大家设下疑问,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预期达成的目标、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预期达成的目标
(1)顺利完成“女孩投篮”动作补间动画的讲解和制作
(2)利用参数的设置,制作更多的动作补间动画效果。
(3)能够对创作出来的作品进行创新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指定的运动对象没有运动——选择的对象图层不对。
(2)动画效果与预先设想的不一样——元件中心有改变。
(3)动画状态在时间轴上是虚线——同一图层不止一个对象或对象被分离
3、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除了教师讲解外,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先生”辅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这样做会对目标的达成和任务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会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辅导的同时增强成就感;让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结及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学生学习补间动画的第二课,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形状补间,因此从课一开始学生们就充满了新奇和探究的欲望,如何让学生在持续高涨的学习氛围中很好地掌握动作补间动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教学实践来看,由于事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知,所以总体上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课堂也有一些“意外与未知”(如:有的学生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体验动作补间动画的精髓;还有的同学对于之前学习“层”的知识掌握不好,动画无法实现等)解决这些突发情况“小先生”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作为授课教师也要随机应变,根据课堂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环节调节,降低教学难度。只有教师合理调控,学生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