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凸透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4.5 凸透镜成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29 16:41:16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透镜的种类有哪些?
A
B
C
D
E
F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一、透镜的类型及对光的作用
1、透镜的类型
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
凸透镜中央
厚、边缘薄,
(如放大镜)
凹透镜中央
薄、边缘厚,
(如近视镜片)
C1
C2
O
光心
C1
C2
O
光心
凸透镜
凹透镜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简称主光轴.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在主光轴上).
主光轴
主光轴
2、透镜的基本概念:
焦点、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点,且对称,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焦点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它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物距、像距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物距u
像距v
焦距f
F
焦距f
F
O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o
o
3、透镜对光的作用
O
O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F
F
o
o
o
o
F
F
o
o
o
o
F
F
o
o
o
o
O
O
凸透镜
过心不变
平行过焦
过焦平行
二、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
过心不变
平行过焦
过焦平行
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路:
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2、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
E
F
A 、C、D
B 、E 、F
1、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2、透镜是利用光的   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如     镜片;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      ,如      镜片。
凹透镜
折射
近视眼镜
凸透镜
远视眼镜
  3、      在透镜中心处,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
主光轴
  4、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会聚
发散
  5、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
    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一个     透镜有两个     。
焦点
焦点
焦距
焦点
光心
6、如下图所示,给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焦距(f)、物距(u)、像距(v)。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像完整地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让烛焰透过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测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v无限大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总结
1、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不论实像、虚像,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像离透镜也越远。
3、实像总是倒立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是正立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凸透镜成像动态变化规律(实像):
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側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巧记口诀活用好.
凸透镜成像口诀:
四、三种光学仪器
放大镜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所成的虚像越大。
照相机
照相机原理
所有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照相机的原理即是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使用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的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照相时,胶片曝光适当,才能洗出好的相片.曝光过度,洗出的相片发白;曝光不足,拍出的相片很暗,都不能令人满意.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一是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曝光时间可以从快门上的数字知道.拍照时,要根据景物的明亮程度,选择适当光圈和快门。现代照相机可以根据光的强弱来自动调节光圈和快门,得到曝光适度的相片。有的相机还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的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的相机用起来很方便,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所以人们戏称为“傻瓜相机”。
投影仪(幻灯机)
(1)原理:当f<u<2f ,v(屏幕到镜头之问的距离)> 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透明胶片相当于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
(2)构造:如图所示.由凸透镜、投影片、平面镜、聚光器等组成,其中平面镜是为了改变光路.聚光器是用两块大的螺纹透镜制成,它相当于凸透镜.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     位置。
2f>U>f
U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2厘米处,
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30厘米处,成 像;(指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放大、正立、虚
放大、倒立、实
缩小、倒立、实
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
D
C
5、一块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
A、都成放大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B、都成缩小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
A、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B、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
C、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