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观看视频《盲人摸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描述不一样呢?
我们不能根据物体的一部分,就说它是什么,要全面观察后才能下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来观察物体,希望同学们观察物体时也不要只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一般我们主要从正面,侧面,上面这三个位置来观察。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实践观察,建立表象
①摆一摆: 请小组长用学具拼成课件中出示的立体图形。
②看一看:按照要求,看一看本组内的立体图形。
③想一想:独立思考,你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④写一写:在平板上将你的观察记录下来,并提交。
学生使用平板上台交流汇报。“学生名录”-“个人名录”中进入“分屏”点出该学生作品。
(2)直观演示,发展空间观念
观看微课,让学生直观感受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3)小结
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不同。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要求,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三个不同的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
小组长在学习单上进行汇总,并拍照提交。
小组上台展示汇报,用“小组代表”的模式。
(2)小结
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由平面图形推测立体图形
利用平板中提供的可供操作的内容和工具,出示“方块塔”,给出学生正面的图形,让学生推测立体图形。
借助工具,让学生感知由一种平面图形推测立体图形的多种可能。从中选出“最少”的一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
4.课堂评测,反馈教学成果。
(1)选一选,从正面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2)看一看,填一填。
(3)拼一拼,有几种摆法?至少需要( )块小正方体木块?
每一题都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学习上,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