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6、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教学提示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都要运用四舍五入,但对于学生来说,对四舍五入意义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必要性。在运用四舍五入时,强调一定要通过数位去四舍五入,而不是只看数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数的改写”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意义。
难点: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动画课件)
黄明的爸爸家刚买了一套房子,回家后爷爷问:“新房用了多少钱?”
黄明的爸爸说:“458000元。”
李叔叔问黄明的爸爸:“这套房子用了多少钱?”
黄明的爸爸说:“46万元。”
王阿姨问黄明的妈妈“
多少钱啊?”
黄明的妈妈说“458000元。”
同学们,为什么同一套房,黄明和他的爸爸妈妈说的不一样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数不一定都是精确数。根据需要,我们经常要用到近似数。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小场景引入课题,给学生制造悬念,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下面的近似数。
534607≈(
)万
38290≈(
)万
师质疑: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四舍五入
师和学生交流:“四舍五入”法是指把要处理的数的某一位以后的数看成尾数,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则把它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则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生思考解决方法,让生在班内交流。
(2)找这个数千位上的数并且和5比较大小。
学生质疑:
①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怎么办呢?
②千位上的数小于5时,怎么办呢?
师和学生交流:把534607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那么就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看千位上的数。先分级,53?4607。53?4607的千位上是4,4<5,所以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全改写成0。然后将个级的4个0去掉,加上“万”字。
4<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全改写成0。
板书:534607≈530000
534607≈53万
师质疑:谁能根据老师刚才的分析,怎样省略38290万位后面的尾数?
生试着回答。预设:
预设1:
看千位上的数。先分级,3?8290。
预设2:3?8290的千位上是8,8>5,所以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预设3:8>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生试着板书:38290≈40000
38290≈4万
师质疑:谁能说一说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生思考后交流。
师小结: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因为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所以学生对求新的数的近似数并不陌生。那么,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出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不会混淆,而且对各自的方法会记忆深刻而不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153904270
746035298
师和学生交流:根据省略“万”后面尾数的方法,说一说怎样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确定是“舍”还是“入”。
师质疑:要看到哪一位上的数字?
预设:因为亿位后面是千万位,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看千万位上的数。先分级1?5390?4270。153904270的千万位上是5,5=5,所以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然后将个级的8个0去掉,加上“亿”字。
5=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板书:
153904270≈200000000
153904270≈2亿
师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第二道题目。
746035298≈700000000
746035298≈7亿
师小结: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亿”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尽力张扬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教师把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的探索时空留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主探索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求近似数所用的四舍五入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读写时就学过的旧知识。
2、教学例4
某地2011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比2010年大约多多少平方米?
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预设1:题中的有两个已知条件:2010年退耕还林140753平方米,2011年退耕还林207980平方米;问题是:求的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知这道题用减法计算。
预设2:要先求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预设3:140753和20798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因此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
板书:140753≈14万
207980≈21万
21万-14万=7万(平方米)
答:某地2011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比2010年大约多7万平方米。
设计意图:利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解应用题时,要先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后,看题目要求是精算还是求近似数再计算。
(三)
巩固新知
课本13页第五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的方法进行基础性的练习,再次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是否会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的题目。
达标反馈
1、把下面各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84380
726310
645900000
719528
6869010000
2、
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写作: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写作:
3、填空
19□764≈20万
20□968≈20万
□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答案:
1、8万
73万
6亿
72万
69亿
2、(1)300084
30万
(2)307500
31万
3、
5、6、7、8、9
0、1、2、3、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预设2:数比较大的实际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后,求出近似数后再列式计算。
……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布置作业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85079≈(
)万
319000≈(
)万
560890≈(
)万
430820000≈(
)亿
2011453600≈(
)亿
6970100000≈(
)亿
2、
3、深化练习
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19□785≈20万 60□907≈60万
9□8765≈1000000 9□4765≈900000
解决实际问题。
2014年某市植树450030棵,2015年植树540120棵,2014年和2015年大约一共植树多少棵?
2013年我国水果产量达132297000吨,2015年我国水果产量达178008000吨,2015年我国水果产量比2013年水果产量大约多多少吨?
答案:1、6
32
56
4
20
70
2、1674
9079
4677
6440
4489
4288
3、
5、6、7、8、9
0、1、2、3、4
5、6、7、8、9
0、1、2、3、4
4、(1)450030≈45万
540120≈54万
54万+45万=99万(棵)
答:2014年和2015年大约一共植树99万棵。
(2)
132297000≈1亿
178008000≈2亿
2亿-1亿=1亿(吨)
答:2015年我国水果产量比2013年水果产量大约多1亿吨。
板书设计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534607≈530000
38290≈40000
534607≈53万
38290≈4万
153904270≈200000000
746035298≈700000000
153904270≈2亿746035298≈7亿
140753≈14万
207980≈21万
21万-14万=7万(平方米)
答:某地2011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比2010年大约多7万平方米。
教学资料包
教学片段
(2)找这个数千位上的数并且和5比较大小。
学生质疑:
①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怎么办呢?
②千位上的数小于5时,怎么办呢?
师:把534607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那么就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看千位上的数。先分级,53?4607。53?4607的千位上是4,4<5,所以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全改写成0。然后将个级的4个0去掉,加上“万”字。
4<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全改写成0。
板书:534607≈530000
534607≈53万
师:谁能根据老师刚才的分析,怎样省略38290万位后面的尾数?
生1:
看千位上的数。先分级,3?8290。
生2:3?8290的千位上是8,8>5,所以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生3:8>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它右面的数全改写成0。
生试着板书:38290≈40000
38290≈4万
师:谁能说一说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的区别和联系。
生思考后交流。
师小结: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1、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1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认识数位、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提示
新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一学段出现的整数认识教学有三次:一是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本学期一年级下第三单元,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三是二年级上学期认识万以内的数。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开始,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正确说出数位顺序表及十进制计数法。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数万以上的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认识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大数计数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单元主题图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7页的单元主题图,让学生感知这些大数的存在,对这些数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大数后进行思考,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该怎样读呢?”从而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和以前学过的数做一个对比,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数你会读吗?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原来在三年级学习的最高位是千位的数的读法已经解决不了主题图中所出示的大数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万以上的数。
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数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同时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探究新知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
(1)数数
用游戏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在数100以内数的时候,是怎么数的?
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师和学生交流,万以上的大数该怎样数呢?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游戏。
一个一个的数,数到十;
一十一十的数,数到一百;
一百一百的数,数到一千;
一千一千的数,数到一万;
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
十万十万的数,数到一百万;
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一千万;
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学生进行数数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数数的方法加以巩固,使学生从数数的过程中知道: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师让学生说出在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出在数数的过程中的发现。
师评价:同学们很棒!请自学书第8页上的内容,看书上为我们总结出了哪些知识?你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教师指导)
生活动后回答。
预设1: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预设2: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不同?
预设3::计数单位像长度单位一样,只是在表示数的时候才用;数位是这些单位所占的位置,比如:“个”这个计数单位占的数位是“个位”,“万”所占的数位是“万位”等。
预设4: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
……
师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板书:计数单位
数位
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①数位是在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例如:1234这个数中2在百位上。
②计数单位是指数数的方式,是以多少为一个单位,如十、百、万等。例如,1234这个数中2表示有2个百。
认识数位顺序表
(1)排序
师和学生交流,你能不能把认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排个顺序?
预设1:我是按照从小到大先排计数单位个、十……再从低到高排数位个位、十位、……
预设2:我是把计数单位和数位对起来同时排的……
(2)观察数位顺序表。
师和学生交流:想法都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并制作成了一个表,(出示表格)它叫数位顺序表。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从中发现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数位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而且还分了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是万级……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要熟悉数位的分级,为以后读数和写数作好准备。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让学生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1:计数单位个和十的进率是10,十和百的进率是10。
预设2:千和万的进率也是10,万和十万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的进率还是10。
预设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师小结: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看、说、听等数学活动中来,采用“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学会数位顺寻的排列。
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代替学生回答,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但可以适时引导。
数的组成
多媒体出示:对照数位顺序表说一说13456的组成。
师让学生把13456按数位在大数计数器拨出相应的珠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尝试回答。
预设:13456由1个万、3个千、4个百、5个十、6个一组成。
师再写两个数让学生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巩固新知
课本第12页第1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中所学的数数方法进行巩固。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以及数的组成。
达标反馈
填一填
1、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百万是(
),10个千万是(
)。
2、9870030
这个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这是一个(
)位数。数字“9”在(
)位上,表示(
)个(
);数字“8”在(
)位上,表示(
)个(
);
数字“7”在(
)位上,表示(
)个(
);数字“3”在(
)位上,表示(
)个(
);
答案:1、十万
一百万
一千万
一亿
2、百万
7
百万
9
百万
十万
8
十万
万
7
万
十
3
十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2: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预设3: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预设4:十进制计数法。
……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布置作业(以小卡片的形式呈现)
1.个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
2.和千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位和(
)位。
3.76530000这是一个(
)位数。数字“7”在(
)位上,表示(
)个(
);数字“6”在(
)位上,表示(
)个(
);数字“5”在(
)位上,表示(
)个(
);数字“3”在(
)位上,表示(
)个(
);
4.780456这个数是由(
)个十万、(
)个万、(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
5.67890000是由(
)个千万、(
)个百万、8个(
)和9个(
)组成的。
6.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4”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12345
540006
1407089
35064
答案:1、个
十
百
千
万、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十亿
百亿
千亿
万亿
2、百万
亿
3、8
千万位
7
千万
百万位
6
百万
十万5
十万
万
3
万
4、7
8
4
5
6
6
5、6
7
十万
万
6、十位
4个十
万位
4个万
十万位
4个十万
个位
4个一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
数位
教学资料包
认识数位顺序表
(1)排序
师:你能不能把认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排个顺序?
生1:我是按照从小到大先排计数单位个、十……再从低到高排数位个位、十位、……
生2:我是把计数单位和数位对起来同时排的……
(2)观察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想法都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并制作成了一个表,(出示表格)它叫数位顺序表。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从中发现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数位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而且还分了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是万级……
师
: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要熟悉数位的分级,为以后读数和写数作好准备。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让学生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计数单位个和十的进率是10,十和百的进率是10。
生2:千和万的进率也是10,万和十万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的进率还是10。
生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师小结: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资源
大数计数器
(用画珠子的方法表示数)
教学精彩片段
资料链接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直观教具(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室要布满图画,书本要配有插图。直观教具的呈现要放在学生面前合理的距离内,让学生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并且要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但很少重视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和管理。
发展历史
这种教学法是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Johann
Amos
Comenius(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并没有在当时的实践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按照直观教学原则编写的一本带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直到19世纪初期,直观教学才开始在欧洲流行,并迅速传到美洲大陆,使得直观教学成为教育者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教学类型
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
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8、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相关的内容。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对于计算器比较陌生,计算器的很多用途不会使用。通过对计算器的实际操作,进而熟悉计算器,并通过计算器的使用了解计算器的用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学生的亲自的操作并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简要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科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显著变化。
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的方便。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
学生准备: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和学生交流:(实物投影一个计算器)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回答后,师板书:计算器
师质疑:那么你在哪些地方看过计算器呢?
学生自由回答,列举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师小结:的确,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那么你们会使用计算器吗?(教师随即把板书补充完整:我会用计算器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新知识。
设计意图: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学生们对于外形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计算器
师和学生交流:课前你们都准备了一个计算器。假如让你介绍计算器,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那就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推荐一位伶牙俐齿的同学到台上来和其他组比一比。
学生分组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生上台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
师和学生交流: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很多知识,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不同的计算器还是有一些共性。比如每一台计算器都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像开机按?关机按?CE键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学生用计算器认识各功能键,并认识各功能键的作用。
师小结: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构成。ON/C是开机键。按一下这个键,就接通计算器电源,还可以清屏。OFF是关机键。按一下这个键,就切断电源。+
-
×
÷是四则运算键。0
1
2……9是数字键。C.CE是清除数据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复习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计算器的共性和个性,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用计算器输入数(教学例1
)
根据各个功能键的作用,试着输入数字。
184560
3906728
师质疑:同学们试着输入这两个数。说一说是怎么输入的?
学生输入。
师和学生交流:
用计算器输入184560时,要先按下开机键(ON/C),接通电源,把计算器打开。再按数字键(0
1
2
……9
),依次按下1
8
4
5
6
0
这几个数字键。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184560。
需要计算下一道题时,就按下清除数据键(C.CE)。计算结束后,按下关机键(OFF)。其它数的输入方法只是数字键不同,其它操作都相同。
用计算器计算购物问题(教学例2)
师和学生交流:观察例2的情景图,说一说情景图中呈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生根据图意回答。
预设:冰箱的单价是3670元,洗衣机的单价是2488元。妈妈问小朋友一共花多少元?小朋友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
师质疑:求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一共多少钱?就是把冰箱的单价和洗衣机的单价合在一起。怎样列式?
生试着列式。
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670+2488
师质疑:用计算器计算3670+2488,谁能说一说怎样输入?
生试着说出输入方法。
师小结: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第一步:利用计算器计算3670+2488时,先按下开机键(ON/C),接通电源,把计算器打开。再按数字键(0
1
2
……9
),依次按下需要的数字键
3
6
7
0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3670。
第二步:按下运算符号键中的加号键+
。
第三步:再按数字键,依次按下需要的数字键
2
4
8
8
。
第四步:按下等号键=
。
这时,计算器的屏幕上就出现了计算结果6158。
板书:3670+2488=6158(元)
答: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一共6158元。
用计算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例3)
师和学生交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之内交流列算式的方法,让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预设:因为问题是“
这两个小组今年比去年多收梨多少千克”.就是用今年收的千克数减去去年的千克数。去年这两个小组一共收梨13600千克,而今年只告诉两个小组分别收的千克数,所以要先求出今年两个小组总的千克数。也就是把一组和二组的收梨数加起来,7930+8785。再减去去年的千克数。
7930+8785-13600
师:根据前面探究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利用计算器解决这道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
7930+8785-13600=3115(千克)
答:这两个小组今年比去年多收梨3115千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进一步体现数学学科与计算机的整合。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质疑问难,从而能集思广益,拓宽知识面。
巩固新知
完成书上19页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目,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能力。
达标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10894+24312=
57098-1132=
54045-23321=
456045+45460=
4561+93291-65421=
45607+53201-12432=
14098-13402+52037=
美美的爸爸的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是1320万元,下半年的营业额是1465万元,去年全年营业额是2024万元,今年比去年多多少万元?
新丰镇去年收玉米254000千克,今年收玉米435200千克,今年和去年一共收玉米多少千克?
答案:1、35209
55966
30724
501505
32431
86376
52733
2、1320+1465-2024=761(万元)答:今年比去年多761万元
。
3、254000+435200=689200(千克)答:今年和去年一共收玉米689200千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预设1:我知道了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
预设2:我知道了怎样用计算器输入数字。
预设3:我学会了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布置作业
1、连一连
1432×12
103232-45621
32089+54000-4507
57611
17184
3457410
5424190
40506
81582
3412089+45321
5467211-43021
16578+523154-13467
2、用计算器计算
3206+1235-1502=
315902+13219=
17908-2105=
43208-11100=
435万+125万+769万=
625万-406万+230万=
670亿+230亿-320亿=
20456×16=
17790×33=
354595÷5=
999999÷3=
3、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2015年山东、河北、河南植树棵树统计表
山东省
河北省
河南省
合计
数量(棵)
112000
95600
102000
三省一共植树多少棵?
河南省比山东省少多少棵?
答案:
1、
2、2939
329121
15803
32108
1329万
449万
580万
327296
587070
70919
333333
3、(1)112000+95600+102000=309600(棵)答:三省一共植树309600棵。
(2)112000-102000=10000(棵)答:河南省比山东省少10000棵。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ON
开机键
OFF
关机键
例2:3670+2488=6158(元)
答: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一共6158元。
例3:
7930+8785-13600=3115(千克)
答:这两个小组今年比去年多收梨3115千克。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5、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提示
通过对亿以内数万级上数意义的理解,掌握将一个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通过前后写法上的比较,体会改写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的进行改写。体会“数的改写”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认识数的改写的必要性,体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的简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难点: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地球仪)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看!认识它吗?别看这小小的地球仪,它呀能将我们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表示在相应的位置上,同学也肯定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地图好吗?
(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师和学生交流:你们看,地图上有大约20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比较大的国家?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看看关于这些国家有关陆地面积和人口总数的情况。
师质疑: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我们中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生说,师板书:9600000)我国人口1300000000,你在阅读书籍或报刊时,有没有见到有关我国陆地面积的其他的书写形式?
(学生思考,并请学生把见到的书写形式写到黑板上
960万
13亿)
师质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书写形式,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进行交流)
师质疑:哪种书写形式更简便呢?(生答)
师和学生交流:像这样把一个整万数(或整亿数)个级(或万级)上的四个零(或八个0)去掉写成“万”字(或“亿”字)的形式,叫做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你想不想改写几个?
(板书课题: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较多的接触了大数,有些同学已经初步感受到大数读写的不方便,在此基础上学习数的改写,对于学生来说有对知识探究的迫切希望,加之教师合理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师和学生交流:把上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生思考解决方法,让生在班内交流。
师总结该写的方法。
师和学生交流:在改写数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个数分级。
例如:7926?0000。分级之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79260000的最高位是百万位,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等号两边的数必须完全相等。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万位后面的个级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7926?0000
=7926万
师让学生自己说出1500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板书:7926?0000
=7926万
1500?0000=1500万
师小结: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然后去掉万级后面的4个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万”字。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师:把上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让学生根据改写成以“万”
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说出这道题的改写方法。
生思考解决方法,让生在班内交流。
师和学生交流:将140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在改写数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个数分级。
140?0000?0000
。分级之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4000000000的最高位是百亿位,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等号两边的数必须完全相等。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亿位后面的万级和个级有8个0,把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140?0000?0000=140亿
师让学生自己说出80000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师板书:140?0000?0000=140亿
800?0000?0000=800亿
师小结: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然后去掉亿级后面的8个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教学例2
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千克,就是把星光村卖稻谷的千克数和柑树村卖稻谷的千克数合在一起,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这道题用加法计算。
师质疑:观察这道题,根据这道题的特点能不能想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
生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方法。
生汇报解决方法。
直接计算,260000+320000=580000(千克)
师质疑: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进行计算,观察这道题的特点。在这道题中出现了两个大数,如果直接列式计算,会感觉有点困难。如果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再进行计算就简便了。
师:板书
260000=26万
320000=32万
26万+32万=58万(千克)
答:两个村一共卖稻谷58万千克。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改写出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边和右边的数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便于学生了解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学生对自己总结的方法会记忆深刻,然后让学生体会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的好处。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学生从这个过程中,有了一个成功的体验。
(三)
巩固新知
练习: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80000=
32000000=
40460000辆=
640000人=
教师强调:改写后原来的单位名称不能丢。
40460000辆=4046万辆
640000人=64万人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2500000000=
2300000000
=
700000000=
2400000000=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来。
4、葡萄园去年产葡萄50000千克,今年产葡萄110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的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进行基础性的练习,再次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是否会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答案:1、28万
3200万
4046万辆
64万
2、525亿
23亿
7亿
24亿
3、166万>121万>110万>72万
4、50000=5万
110000=11万
11万-5万=6万(千克)答:今年比去年增产6万千克。
(四)达标反馈
1、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6540000=
1700000=
403300000=
650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20400000000=
7800000000
=
6500000000=
13100000000=
3、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4、解决实际问题。
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08200000千米,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远多少千米?
答案:
1、1654万
170万
40330万
65万
2、1204亿
78亿
65亿
131亿
(1)5791万
(2)1000万
57910000=5791万
108200000=
10820万
10820万-5791万=5029万(千米)
答: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远5029万千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万以上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预设2:数比较大的实际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后,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列式计算。
……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布置作业
1、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010000=
620000=
50600000=
120000000=
32210000=
40900000=
22300000=
112000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12100000000=
234500000000
=
22100000000=
4500000000=
3000000000=
4002000000000=
67700000000=
880000000000=
将40890000、10200000000、3400000000、4090000这几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并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1)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2)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3)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23000000000元。
5、五月份小丽写了210000字的小说,六月份写了120000字的小说,五月份和六月份一共写了多少字的小说?
答案:1、301万
62万
5060万
12000万
3221万
4090万
2230万
11200万
2、
1121亿
2345亿
221亿
45亿
30亿
40020亿
677亿
8800亿
3、40890000=4089万
10200000000=102亿
3400000000=34亿
4090000=
409万
102亿>34亿>4089万>409万
(1)1亿(2)14亿(3)24万
230亿
210000=21万
120000=12万
21万+12万=33万(字)
答:五月份和六月份一共写了33万字的小说。
板书设计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7926?0000
=7926万
1500?0000=1500万
140?0000?0000=140亿
800?0000?0000=800亿
260000=26万
320000=32万
26万+32万=58万(千克)
答:两个村一共卖稻谷58万千克。
教学资料包
教学片段
新课导入
(出示地球仪)
师:同学们,看!认识它吗?别看这小小的地球仪,它呀能将我们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表示在相应的位置上,同学也肯定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地图好吗?
(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师:你们看,地图上有大约20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比较大的国家?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看看关于这些国家有关陆地面积和人口总数的情况。
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我们中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
生:我国国土总面积9600000平方千米。
师板书:9600000
生:我国人口大约1300000000人。
师:你在阅读书籍或报刊时,有没有见到有关我国陆地面积的其他的书写形式?
生思考后回答。
生1: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生2:我国人口大约13亿人。
请学生把见到的书写形式写到黑板上:
960万
13亿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书写形式,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进行交流)
师:哪种书写形式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的书写方法更方便一些。
师:像这样把一个整万数(或整亿数)个级(或万级)上的四个零(或八个0)去掉写成“万”字(或“亿”字)的形式,叫做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你想不想改写几个?(板书课题: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9、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相关的内容。
教学提示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2、在熟练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多位数,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
3、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利用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学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4、掌握数字编码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5、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整理中,感受分类、极限、估计等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发展数感。感受大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数字的编码;用计算器计算。
难点:中间有0的万以上数的读法;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意义;探索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
师和学生交流: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万以上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读法、万以上数的写法、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数字的编码、用计算器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及万以上数的读写法
1、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
师和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计数单位、数位的有关知识。
预设1: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2: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预设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万以上数的读法
出示:3040102读作: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把这道题写在练习本上,说一说是怎样读的,在读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生板演答案,并说出读法。
3040102读作:三百零四万零一百零二
师小结:读万以上数的方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万级或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每一级读完,在后面加上级名。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万以上数的写法
出示:六十五万零九十四写作: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把这道题写在练习本上,说一说是怎样读的,在写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生板演答案,并说出写法。
六十五万零九十四
写作:650094
师小结: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写数时,根据万以上数的写法,从最高级的最高位往下写,要注意0的处理,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用0来补齐。”写出这几个数。也可以利用数位顺序表来写数。
4、完成课本上22页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师和学生交流:复习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比较的吗?
出示:34561○34651
21003○210003
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回答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此类推,直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四、复习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及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师出示一组题目。
1、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4570000=
1200000000=
50600000=
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340895≈(
)万
543210≈(
)万
370570000≈(
)亿
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完成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小结:将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然后去掉“万”或“亿”级后面的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复习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出示: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34512+12543-45067
师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六、复习数字的编码
出示练习题:A12号楼五层1号记作:A120501,B3号楼10层2号记作:
师让学生自己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利用梳理知识的方法进行系统复习,可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有条理的进行回忆,已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突出了学生的梳理知识和自我小结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数的读、写大胆交流自己的方法,这不仅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增进同学间的互动和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七、
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
(2)从个位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万级有(
)、(
)、(
)、(
)。
(3)1908300000是由(
)个亿和(
)个万组成的,其中“9”在(
)位上,表示(
)。
(4)10个一千万是(
);在25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2500万。
(5)在○里填上“>”、“<”或“=”
9999000○100000000
606060○6006060
2356000○2365000
2050000○20500000
小利是五年级二班32号的男生(男生用数字1表示,女生用数字2表示。),记作52321;小丽是四年级一班5号的女生,记作:
2、判断对错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
(2)4321>4320万。………………………………………………………………(
)
(3)9□000≈9万,□里最小填0。………………………………………………(
)
(4)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
(5)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
3、按要求改写。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790000
82000000
5200000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900000000
30000000000
56200000000
104000000000
(3)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95670
384018
4192048
4999000
(4)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8950000000
842800000
659003092
3825280035
4、读一读,写一写。
24005600
4578000000
1443800
九百六十万
三百二十万一千零三
六亿六千万六千七百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3245×32=
567450÷5=
132405+432019=
678901-32109=
答案:1、(1)十进制计数法(2)四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3)19
830
亿
9个亿(4)1亿
6
(5)<
<
>
<(6)41052
2、2、(1)√(2)×(3)×(4)×(5)×
3、(1)8
79
8200
520
(2)9
300
562
1040
(3)10
38
419
500(4)390
8
7
38
4、二千四百万五千六百
四十五亿七千八百万
一百四十四万三千八百
9600000
3201003
660006700
5、423840
113490
564424
646792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万以上数的认识;
预设2:我们复习了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树。
九、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这个数是(
)位数;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2)最大的七位数是(
),比它大1的数是(
)。
(3)与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在4和6之间填上(
)个0,这个数就读为四百万零六。
(5)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
),中间的3表示(
),最后的3表示(
)
(6)5000000=(
)万
998300≈(
)万
8000000000=(
)亿
1249990000≈(
)亿
(7)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005万
75000
7006万
7050万
(
)<(
)
<(
)<(
)
身份证号码为372324197205021018的公民,是(
)年(
)月(
)日的(
)性公民。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最小的七位数是1111111。……………………………………………………(
)
(2)309040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
(
)
(3)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
(4)449800000≈5亿。………………………………………………………………(
)
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1。……………………………………(
)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
(1)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2)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3)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4)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5)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4、写出下面各数。
(1)六百八十七万三千五百三十二
写作:(
)
四亿四千六百零四万
写作:(
)
一千零五万
写作:(
)
(2)由3个亿,3个万,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8个千万、4个十万、5个万、2个百组成的数是(
)
5、用下面八个数字做组数游戏。
0
0
0
0
6
6
6
6
(1)写出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
(2)写出只读一个零的数(
)
(3)写出要读两个零的数(
)
(4)写出要读三个零的数(
)
答案:1、(1)10
千万(2)9999999
10000000(3)999999
1000001(4)4000006(5)3个百万
3个十万
3个十(6)500
100
80
12(7)(
75000
)<(7005万)
<(
7006万)<(7050万)(8)1972
5
2
男
2、(1)×(2)×(3)√(4)×(5)√
3、(1)B(2)B(3)C(4)B(5)A
4、(1)6873532
446040000
10050000(2)300030003
80450200
5、(1)66660000(答案不唯一)
(2)6660600
(答案不唯一)(3)60606060
(4)60060606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用计算器计算
数字的编码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3、万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5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万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提示
万以上数的写法是在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对万以上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清楚了万以上数的数位和分级方法,通过练习能正确写万以上的大数。本节课引导学生体会并巩固万以上数的写法。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主要是学生理解在有0的情况下的几种写法,加强练习已达到熟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的写出万以上的数。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的写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按数级写数。
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例3。
师和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些数写出来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类似例题中的数,需要我们把它写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万以上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这些大数的存在,对这些数产生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二千零九十万三千、七亿。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
①写万以上的数应先做什么,从哪一位写起?
②写万级或亿级时怎样读写?
③每一级中间的0怎么写?每一级末尾的0怎么写?
师和学生交流:请你对照数位顺序表,试着写出上面三个数?写好后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
学生写数,教师指导。
生交流写法。
师和学生交流:谁愿意选一个数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写法。
预设:1:在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时候,是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先在十万位上写“4”……
预设2:我是先看这个数万级上是多少,就在万级上写下来,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万级上是四十三,就写“43”……
预设3: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时,先分级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把四十三万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四十三。写完万级之后画上分级线,再写个级上的二千五百五十一。因此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写作:432551。
预设4:
写二千零九十万三千的时候就直接在万级上写“2090”,个级上写3000。
预设5:七亿的亿级上是七,就在亿位上写7,其余各位都写0。
预设6:写二千零九十万三千时,先分级二千零九十万
?三千,把二千零九十万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二千零九十。写完万级之后画上分级线,再写个级上的三千,这样写不容易出错。因此,二千零九十万
?三千写作:2090
?3000。
如:写七亿时,知道亿级上是七,写作:7;然后用0把万级和个级补充出来。
师小结:写出数位顺序表,从个位起,向左每4个数位为一级。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那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部分重点板书)
写一写
出示:一万零二百、八十万三千零九、五千万零四
师和学生交流:根据上面例3的经验,试着写出这三个数。如果不看数位顺序表,你能写出上面的3个数吗?有什么好办法?试试看。
生试着写出这三个数,并交流写数的方法。
预设学生交流:
①从高位写起。
②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④写完后还可以画出分级线检查检查。
师讲解不看数位顺序表写数的方法。
写一万零二百时,先分级一万?零二百,把一万零二百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一万。写完万级之后画上分级线,再写个级上的二百,千位、十位、个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0补齐。这样写不容易出错。因此,一万零二百写作:1
?0200;
写八十万三千零九时,先分级八十万?三千零九,把八十万三千零九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八十万。写完万级之后画上分级线,再写个级上的三千零九,百位、十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0补齐。
因此,八十万三千零九写作:80
?3009。
写五千万零四时,先分级五千万?零四,把五千万零四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五千万。百万位、十万位、万位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0补齐。写完万级之后画上分级线,再写个级上的四,千位、百位、十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也用0补齐。
因此,五千万零四写作:5000
?0004。
师小结:写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数位和数字一一对应。写数的关键是确定最高数位,并处理好0的占位问题,写完,可将写出的数读一遍,看是否有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发现写大数的规律,自主总结和归纳出写万以上数的写法。通过讨论、交流,明确了写数的方法。
(三)
巩固新知
课本第7页第5题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万
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二十
三百零二万六千五百
八亿五千零七十万零四
根据万以上数的写法“万以上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写数时,根据万以上数的写法,从最高级的最高位往下写,要注意0的处理,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用0来补齐。”写出这几个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写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万以上数的写法,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有效解决写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对错例进行诊断,进一步理解大数的正确写法,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提升。
(四)达标反馈
读一读,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为四十四万平方米。
写作:
2、火箭每分钟约飞行四十七万四千零四千米。
写作:
3、地球的直径大约是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六千米。
写作:
4、太阳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三十八万九千千米。
写作:
5、上海世博会在最初的规划中,总投资二百八十六亿元,其中园区建设费一百八十亿元,运营费用一百零六亿元,但由于诸多因素,至少需要多投入约一百亿元。
写作:
答案:1、440000
2、474000
3、12756
4、1389000
5、
28600000000
18000000000
10600000000
1000000000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万以上数的写法。
预设2:我们知道了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
预设3:万以上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写数时,根据万以上数的写法,从最高级的最高位往下写,要注意0的处理,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用0来补齐。
……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
)位,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这个数位上的2表示(
),第九位是(
)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
),这个数位上的2表示(
)。
(2)5个一千万,4个百万,5个十万,3个一百组成的数是(
)。
(3)2300089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是由(
)个亿,(
)个万,(
)个千,(
)个百组成。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九万零八十
一亿零一千
写作:
写作:
五亿六千万
八十亿七千万零五百
写作:
写作:
三百万、十万、五千
二千万、五十万、三百
写作:
写作:
一亿、二千万、六万、五十
5个百万、7个万和4个十
写作:
写作:
3、读一读,写出下面各数。
(1)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十亿颗星星。
地球上的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需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
4、你知道中国五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吗?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名
称
面积(公顷)
西藏珠穆朗玛峰
三百三十八万一千
青海可可西里
四百五十万
湖北神农架
七万零四百六十七
四川卧龙
七十万
贵州梵净山
四万一千九百
答案:1、(1)千
千
2个千
亿
亿
2个亿
(2)5450003
(3)9
2
3000
89
2、30090080
100001000
560000000
8070000500
3105000
20500300
120060050
5070040
3、(1)1000000000
(2)362000000
(3)45000000000
25000000
4、3381000
4500000
70467
700000
41900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写法
每4个数位为一级
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那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4、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6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提示
让学生清楚知道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一般先比较最高位,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下一位的比较方法,并通过练习达到熟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利用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中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难点:位数相同的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在课下与同学们的交流中知道,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今天老师就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地理知识了解多少。
师和学生交流:请同学们看,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出示课件1:中国地图)
师质疑:你知道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北面,这片辽阔的土地是哪个国家吗?(出示课件2:中国和俄罗斯地图)
师质疑:与我们国家隔太平洋相望的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出示课件3: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地图)
师和学生交流:老师也在相关资料上搜集了这样一条信息,(出示课件4:三个国家的面积数据)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
师质疑:看到这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提问题)
有的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这时老师要顺势引导:要比较“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必须解决如何比较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比较数的大小。(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地理知识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44554和366128
16499和16504
师质疑:要想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你想怎样比较?
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比较方法。(教师走到每个小组当中倾听学生的比较过程,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启发和引导)
师质疑:题目中出现了两组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第一组是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第二组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把你们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
①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一看他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一样,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②16499和16504位数相同,再比较他们的最高位上的数,哪个大,哪个数就大。
③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
师和学生交流:44554和366128的比较方法,44554是5位数,366128是6位数,因此44554<366128;
16499和16504的比较方法,16499和16504都是5位数,而且最高位都是1,最高位相同,再比较千位,两个数的千都是6,再比较百位4<5,因此16499<16504。
在比较16499和16504时,也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1
6
4
9
9
1
6
5
0
4
这样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万位和千位上的数字相同,只能从百位上比较大小。百位4<5,因此16499<16504。
师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此类推,直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利用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以比较出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思考、合作学习、互相倾听比较大数的大小的全过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比较方法。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宽阔的平台。比较多位数的大小这部分知识是学生采用类推学习的方法由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迁移获得的。掌握运用的水平怎样?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展示,把内化的知识、方法用外部语言展示出来,既能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快乐,同时增添了一份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
巩固新知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40567○34007
230098○230089
400005○400050
21000120○2100120
6708900○6700890
345008○5430081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万以上数的方法,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有效解决比较两个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对错例进行诊断,进一步理解大数的正确的比较方法。
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四)达标反馈
1、比较大小。
9980○10010
74560○47560
240万○2396000
8475○8万
23586○230000
675900
○
700000
12000000○3800000
98756
○
10000
410200
○
270000
2、排一排
(1)3400760
11203400
4001290
980968
3400670
(从小到大排列)
?
(2)11010
9998
10000
99890
1010000
(从大到小排列)
答案:1、<
>
>
<
<
<
>
>
<
2、(1)980968
<3400670<3400760<4001290<11203400
(2)1010000>
99890>11010>10000
>9998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万以上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预设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此类推,直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布置作业
比较大小并圈比较时的关键数。
92504○103600
50140○63140
28906○28890
620300○307300
2、下面的数你能从小到大排列吗?
(1)100000
99999
96997
100009
450000
452267
(2)100340
98590
239000
329000
4500001
540009
3、下面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行 星
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千米
火 星
227940000
天王星
2870990000
地 球
149600000
金 星
108200000
水 星
57910000
木 星
778330000
海王星
4504000000
土 星
1429400000
(1)八大行星中哪个距离太阳最近?哪个距离太阳最远?
(2)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把八大行星排一排。
答案:1、<
<
>
>2、(1)96997
<99999<100000<100009<450000<452267(2)98590<100340<239000
<329000<540009<4500001
3、(1)水星
天王星
(2)57910000<108200000<149600000<227940000<778330000<1429400000<2870990000<4504000000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两个数的位数多少
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7、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数字编码。
教学提示
在实际生活中,编码实际是对数字深层次的认识,在学习编码时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编码中数字的有序性以及编码的意义。教学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避免过于抽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这个完整的数学思辨过程中初步探究出“编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字编码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在辨析、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到的身份证号码、生活中常见的编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和调查了身边一些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谁来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
(学生根据自己的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电话号码,门牌号,银行帐号……)
师和学生交流: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资料,多媒体出示一组邮政编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数字编码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寄过信吗?(多媒体出示例1中的信封。)你知道这封信从哪里寄到哪里?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师质疑:你们谁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右下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师让学生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是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右下角的这组数字是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吗?
预设:1: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6位数。
预设2: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地方。
预设3:邮政编码是由6位数字组成,每两个数字都有具体的含义。
……
师和学生交流:这是我们重庆市巴南区部分乡镇、街道的邮政编码,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邮政编码有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课件出示一组邮政编码。
巴南区石岗车站401348 巴南区一品新街401349 巴南区鱼洞镇黄溪路401320
巴南区南彭镇南湖路401347 巴南区圣灯正街401349 巴南区百节百正街401322
巴南区界石镇界新街401346
学生汇报。
预设:
①这些邮政编码的前面4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4013。
②他们的后两位数字不同,这两位数字应该代表巴南区不同的乡镇、街道。
师质疑: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重庆市部分区县的邮政编码。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预设:
①前两位的数字是相同,都是40开头。所以我想40应该代表重庆市吧。
②第3、4位应该代表各区、县,00代表的是市区,而07,08,09,11,…,24这些代表县。
③通过观察,猜想其他省市中,邮编的前两位的数字是不相同的。
师小结:401320中的“40”指的是重庆市;“13”指的是巴南区;“20”指的是鱼洞街道投递局(所)。也就是所有的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指的是省或市(直辖市);第3
个数字指的是邮区;第4个数字指的是县、市;最后两个数字指的是乡镇、街道投递所。
板书:
(2)邮政编码的作用
师和学生交流: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有了它,邮局工作人员就可以用机器来识别并分拣信件,这样信件传递的速度就更快。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邮政编码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邮政编码6位数字表示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让学生明白邮政编码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分拣信件速度慢、费时又费力的矛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的关系。
2、教学例2
多媒体出示例2。学籍编号
希望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号的代码。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举例2011年入学的第10班的24号学生是男生,学籍号是1110241。
师质疑:自己找出编码规律。学号1110241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
①11表示入学年份;10表示班级,24表示所在班内学号;末尾的1表示男生。
②年级每年都会发生改变,可我们学号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从入学时就应该是不变的,要是编入年级号,那么每人每年学号都要修改,就很麻烦。
师质疑:这个班有45人,并且最后一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
预设:前两位表示入学年份12,第3、4位表示班级02,第5、6位表示班内学号45,末尾表示男生1,连起来就是1202451。
师质疑:那你们可以按上面的方法给自己编一个学号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编学号的一般规律:左起两位是年份,班次序号在中间,男女性别看尾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析学号的编排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自主设计学号。
教学例3(补充居民省份证编码)
师和学生交流:拿出你课前搜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随便给老师一个我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和那个地方的人,相信吗?试试看?
学生读身份证号,老师猜测,学生判断验证。
师和学生交流: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
总结:用数字对事物进行编码,要先仔细观察实物中包含了那些信息,再判断这些信息需要用几个数字或字母来表示,最后按顺序或要求写下事物的编码。数字编码是由数字来表达信息的,具有简洁性和唯一性。
设计意图:第一,突出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学习新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将现实生活的场景展示给学生,感受数字还具有编码的功用,从中体验其价值;第二,突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例题的学习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不仅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
巩固新知
课本16页第1、2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人人参与,这样既突出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达标反馈
学校为每个学生编了一个考试号,每位考生的考试号均为五位数,李梅是2011年入学的四年级二班学号为7的同学,考试号为110203;吴昊的考试号为100512,他是( )年级( )班学号为( )的学生;徐立的考试号为130225,他是( )年级( )班学号为( )的学生。
身份证的倒数第2位上数字是用来表示(
),单数表示(
),双数表示(
)。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72324197603181024,此人是(
)性,是(
)年(
)月(
)日出生的。
3、宾馆1015房间这个编码的意义表示10楼的第15个房间,那么4楼第6号房间的编码应该是(
)。0406
4、绿园小区有32栋住宅楼,小区为每家住户编了门牌号。
如“113402”表示11号楼3单元4层2室。
请你写出吕平和林利家的门牌号。
吕平:我家在21号楼1单元4楼2室。
(
)
林利:我家住在16号楼3单元6楼2室。
(
)
答案:1、五
5
12
二
2
25
2、女
1976
3
18
3、0406
4、
211402
163602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数字编码的好处。
预设2:我们知道了身份证的有关知识。
预设3:我们知道了学籍编号的学问。
……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布置作业
1、
天坛医院给每位住院病人设计一个病历号,从中可看出该病人住哪个科室、住院时间以及床号,一个病人的病历号是“内2013061509”。那么,这位病人住(
)科,入院时间时(
),他住(
)号病床。有一个病人住在天坛医院外科24号床,是2015年9月20号入院,这个病人的病历号是(
)。
2、寒雨是第三小学五年级四班的十七号运动员,她的号码是350417。黄亮是第六小学四年级五班的7号运动员,他的号码是640507。
(1)梅芳的号码是250627,根据这个号码,你都能知道什么?
(2)第五小学方立是5年级5班的28号运动员,请你写出她的号码。
3、李和平的身份证号码是××××27199908031018,李和平的出生日期是(
),顺序码是(
);校验码是(
)。
4、把露露给自己编了一个学生证号码:20062011504122
。
露露说,“2006表示出生年份,2011表示入学年份,5表示年级,04表示班级,12表示学号,2表示女生。”
刘梅说:“我是2007年出生,2012年入学四年级三班2号男生。”请用露露的编法写出刘梅的学生证号码?
答案:
1、内
2013年6月15号
9
外2015092020
2、梅芳是第二小学五年级六班二十七号运动员
550528
3、
1999年8月3号
101
8
4、
20072012403021
板书设计
数字编码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10、综合与实践
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相关的内容,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教学提示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大数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三峡工程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对大数的读写、比较、改写计算,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难点: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二、过程指导
1、汇报资料
师:同学们,前面我让你们收集了有关三峡的资料,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预设:(学生可能收集到的三峡的资料)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工程中的许多数据都可以反映这项工程的宏伟。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0000000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000万立方米每秒--33000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
——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0000000亿千瓦时。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0000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000000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0000立方米,钢筋463000万吨。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00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0000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截流流量为9010立方米每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每秒。
——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为102500万立方米每秒。
——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船闸,总水头113米。
——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三峡工程升船机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带水重量达11800吨,过船吨位3000吨。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0000人。
探究三峡资料中的数学问题。
多媒体出示:
(1)哪些数可以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0000000亿立方米。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00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0000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000000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0000立方米,钢筋463000万吨。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自由解答。
39300000000=393亿
22150000000≈222亿
5481700≈548万
550000=55万
比较各个项目资金投入数据的大小,哪个项目投入最多?
三峡工程预测的静态总投资大约为900亿元人民币(1993年5月末价格),其中工程投资500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预测动态总投资将可能达到2039亿元,估计实际总投资约1800亿元左右。
2039亿元>1800亿元>900亿元
估计实际总投资最多。
3.活动拓展。
师:同学们,关于三峡工程中的大数还有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展示给同学们了解一下。
多媒体出示:
(1)中新网11月4日电
三峡工程二次截流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三峡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三峡工程将带来如下六个方面的好处——
防洪屏障。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资料显示,三峡工程建成后,当正常蓄水位到175米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能够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如遇千年一
遇洪水时,配合运用沿江各分蓄洪区,可以防止刑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发电建功。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工,效益相当可观,工程总装机26×7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846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建了10座大亚湾核电站。
航运通畅。高峡出平湖,千里峡江一日还的梦想成为现实,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可直抵重庆朝天门港,航运成本可降低37%。
养殖致富。1150平方公里的库面形成,除去航道,仍有近700平方公里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层转暖,库区将成为虾、贝、鱼、鹅、鸭等庞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旅游更兴。三峡建坝后,长江上的两大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将成为三峡旅游的新亮点。
开发性移民。兴建三峡工程,实施百万大移民,这将给库区两岸带来千载难逢的经济腾飞的良机。
(2)修建三峡带来的危害
长江每年要携带5亿立方米的泥沙进入三峡,其中大部分都无法排出去,水库将出现淤塞,三峡大坝有可能垮塌。
三峡大坝建设强制撤离了140万人,使得人多地少、土地短缺矛盾突出,不合理开发造成当地植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大坝建设区域地下存在多处断层交错的现象,巨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动,甚至诱发地震。
大坝蓄水后,水文条件变了,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如白鳍豚、白鲟、中华鲟等。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在这次“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活动中表现的非常的积极主动,个个表现的都非常出色。2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
2、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3-4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万以上数的读法、万以上(中间有0)数的读法
教学提示
万以上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新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读数分成两个阶段。中间没有0数的读法;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万级与个级上的数读法相同,在每一级后的末尾加“亿”或“万”字。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2.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各个数位的意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万以上的数。
难点: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7页的例3情景图。
师和学生交流:你知道这是哪儿吗?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文献是多少册吗?珍藏甲骨多少片?以及年均接待读者多少人次?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这些大数的存在,对这些数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大数后进行思考。
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该怎样读呢?”从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和以前学过的数做一个对比,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文献26970000册(件)。珍藏甲骨35651片……,国家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约4896000人次。)
讨论:这些数你会读吗?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原来在三年级学习的最高位是千位的数的读法已经解决不了主题图中所出示的大数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上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大数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同时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读出26970000、35651、4896000。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
①读万以上的数应先做什么,从哪一位读起?
②读万级或亿级时怎样读?
③每一级中间的0怎么读?每一级末尾的0怎么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对万以上数的读法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师:试着读出这3个数,并说出读的方法。读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1:35651占个级和万级,万级以上的3按个级读出来:三,然后在后面加上“万”,个级的5651读作:五千六百五十一,合起来就是三万五千六百五十一。
预设2:4896000占个级和万级,万级以上的489按个级读出来:四百八十九,然后在后面加上“万”,个级的6000读作:六千,合起来就是四百八十九万六千。
预设3:26970000占个级和万级,万级以上的2697按个级读出来:二千六百九十七,然后在后面加上“万”,二千六百九十七万。
生试着说出读数的方法。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③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读出“万”字。
师:(1)在读这几个数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几个数分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分出个级、万级、亿级;
如:2697?0000
3?5651
489?6000
(2)分级之后,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读出“万”
字。如:2697?0000的个级上全部是0,这些0都不读出来。
(3)符号“?”是分级线。
2、教学例2
师:(课件出示例2)
读出下面各数。
2050006、307000490、1800020000。
师和学生交流:读出例2中的数,比较一下和例1中的大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通过例2可以发现,例2中要读的数和例1是有区别的。例2中的数在每一级的中间或每一级的末尾有0,而例1中的每一个数只在每一级的末尾有0。由此可知,解决例2关键是每一级中间0的读法。
生试着读出例2中的数。
生试着回答:
预设1: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板书)
预设2:读2050006,先分级205
?
0006;先读万级:百万位上是2读作“二百万”,十万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万位上是5读作“五万”合起来是“二百零五万”;再读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因为这三个“0”同时在个级,而且是连续的就只读一个“0”。个位上是6就读作“六”因此2050006读作:二百零五万零六。
预设3:读307000490,先分级3?0700?0490;先读亿级:三亿;再读万级:百万位上是7读作“七百万”,千万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十万位和万位的0在万级的末尾,都不读出来
;最后读个级:千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490读作:四百九十。
因此307000490读作:三亿零七百万零四百九十。
预设4:读1800020000,先分级18?0002?0000;先读亿级:亿级上的18按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之后加上级名“亿”;再读万级:万位上是2读作“二万”,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因为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是连续的三个0,因此就只读一个零;
最后读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上没有数就读作“0”因为这三个“0”同时在个级,而且是连续的就只读一个“0”。
因此1800020000读作:十八亿零二万。
师小结:读万以上数的方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万级或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每一级读完,在后面加上级名。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想一想
学生讨论: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试着回答。
生完成教科书第4页的读一读。
1374689读作:一百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八十九。
12090
0085
读作:一亿二千零九十万零八十五。
设计意图:读数、写数是一种技能,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就能掌握。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数的产生、进位和位值,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加深学生对位置值的理解。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代替学生回答,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但可以适时引导。
(三)
巩固新知
课本第7页第2题
第(1)小题的千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6,十万位上是1,万位上是4,因此读作三千六百一十四万。
第(2)小题中,根据数位顺序表可以读出这三个数。
400123读作:四万零一百二十三
5293000读作:五百二十九万三千
71805601读作:七千一百八十万五千六百零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各数,对课中所学的数数方法进行巩固。
(四)达标反馈
读出下面各数:
921004000读作:
340098007读作:
54010023读作:
6700890000读作:
6030900
读作:
12000605
读作:
606060006读作:
答案:九亿二千一百万四千
三亿四千零九万八千零七
五千四百零一万零二十三
六十七亿零八十九万
六百零三万零九百
一千二百万零六百零五
六亿零六百零六万零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预设2:我们知道了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预设3:读万以上数的方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万级或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每一级读完,在后面加上级名。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六)布置作业
1、读出下面各数。
34000786读作:
560078912读作:
1002340006读作:
4050060007读作:
2、选一选。
(1)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4300200?B、3050600??C、495700
(2)下面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读两个零的是(
)。
A、136000
B、1036780
C、7010048
D、8060102
下面各数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4050000
B、405000
C、40050000
3、用3个“0”和3个“2”按要求组成一个六位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
?
);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
);
读出两个零的数有(??????
???
);
最大的六位数是(????
???
????
);
最小的六位数是(?????????
??
)。
答案:1、三千四百零七百八十六
五亿六千零七万八千九百一十二
十亿零二百三十四万零六
四十亿五千零六万零七
2、(1)A
(2)B
C
(3)A
3、222000
202200
200220
222000
200022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读法
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中间0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