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速度—【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速度—【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12: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速度补充练习
姓名
1.
生活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
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
m/s
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D.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2.
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队史上的世界杯第5冠.比赛中主攻手朱婷凌厉扣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某次发球时一位摄影爱好者从侧面给她拍了张全身照,朱婷的实际身高为1.98
m,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120s,在照片上朱婷身高5.00cm,排球在照片上留下了0.50cm的径迹,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她发球的速度约为
(  )
A.12
m/s
B.24
m/s
C.36
m/s
D.48
m/s
3.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
km/h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的速度大小是
(  )
A.25
km/h
B.35
km/h
C.34
km/h
D.38
km/h
4.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与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
=
5+
2t3
(m),该质点在t=0到t=
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到t=
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8
m/s,13
m/s
5.
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3
m,又向东运动了2
m,到达B点,然后向南运动了1
m,到达C点.在上述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运动的位移是多大?
位移方向如何?
6.若用电源频率要求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打点时,突然发现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
Hz,数据计算仍然是按每隔0.02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
(选做)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两个光电门和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第一次实验时,该同学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时,使挡光片的前端朝向车头.依次更换四个挡光片,将小车从轨道上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获得了4组实验数据.第二次实验时,他将挡光片倒置,使挡光片的前端朝向车尾,仍将小车从轨道上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又得到了4组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得到两个表格.
表一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1)
A
0.154
25
0.519
B
0.112
09
0.535
C
0.072
55
0.551
D
0.035
10
0.570
表二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1)
A
0.230
48
0.349
B
0.174
54
0.345
C
0.115
62
0.344
D
0.058
60
0.342
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表    是将挡光片倒置后所得数据;
四个挡光片中,最窄的挡光片的宽度Δs=    m(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表中与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最接近的是    m/s.?
(选做)8.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求:
(1)超声波的速度大小;
(2)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1.3.8
补充练习答案
1.B [解析]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8
m/s的速度到达终点,与终点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是在隧道中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与某一位置对应,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与某一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2.
B
3.B [解析]
设全程的位移为3x,则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前2x的位移,以速度v2=20
km/h行驶了后x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位移的时间为t1=,汽车通过后位移的时间为t2=,全程平均速度=,解得v1=35
km/h,故B正确.
4.B [解析]
由x=5+2t3可知,t1=0时,x1=5
m;t2=2
s时,x2=21
m;t3=3
s时,x3=59
m,所以Δx1=x2-x1=16
m,Δx2=x3-x2=38
m,平均速度分别为==8
m/s、==38
m/s,故B正确.
5.[答案]
6
m 2.83
m 方向为北偏东45°角
6.答案:偏大;实际的时间间隔大于0.02s,计算所用的时间间隔0.02s小于实际的时间间隔,所以算出来的速度偏大
7.一 0.020 0.342
[解析]
根据题意,若挡光片倒置,则到达光电门的位移变长,速度变大,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变短,从表格可知,表一中对应的时间较短,因此表一是将挡光片倒置后所得数据.挡光片的宽度Δs=vΔt,对于A,有ΔsA=0.154
25×0.519
m=0.080
m,对于B,有ΔsB=0.112
09×0.535
m=0.060
m,对于C,有ΔsC=0.072
55×0.551
m=0.040
m,对于D,有ΔsD=0.035
10×0.570
m=0.020
m,因此最窄的挡光片的宽度为0.020
m.根据挡光片的宽度越小,使得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则表中与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最接近的是0.342
m/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