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练习卷:2.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练习卷:2.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14: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测得小车经过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
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瞬时速度/(cm·s-1)
44.0
62.0
81.0
100.0
118.0
138.0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θ,用公式a=tan
θ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即为小车的加速度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
B.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C.实验前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D.电火花计时器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
3.(多选)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s1、s2、s3、s4、s5、s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方式有(  )
A.  
B.
C.
D.
4.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
    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
cm,s2=7.5
cm,s3=13.5
cm.则物体通过计数点1的速度v1=    m/s,通过计数点2的速度v2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5.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sB、sD和f表示).
6.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点C、E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
计数点序号
B
C
D
E
对应的时刻t/s
0
0.1
0.2
0.3
小车的速度v/(m·s-1)
0.25
0.45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
(3)根据作出的v-t图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测得小车经过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
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瞬时速度/(cm·s-1)
44.0
62.0
81.0
100.0
118.0
138.0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θ,用公式a=tan
θ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即为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C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
B.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C.实验前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D.电火花计时器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
答案:B
3.(多选)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s1、s2、s3、s4、s5、s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方式有(  )
A.  
B.
C.
D.
答案:BD
4.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
    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
cm,s2=7.5
cm,s3=13.5
cm.则物体通过计数点1的速度v1=    m/s,通过计数点2的速度v2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答案:0.1 0.375 0.525 1.5
5.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sB、sD和f表示).
答案:(1)0.1 (2)2.49 (3)
6.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点C、E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
计数点序号
B
C
D
E
对应的时刻t/s
0
0.1
0.2
0.3
小车的速度v/(m·s-1)
0.25
0.45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
(3)根据作出的v-t图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答案:(1)0.35 0.55 (2)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