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第3课 收复新疆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了解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自学和分组思考讨论“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和“如何评价左宗棠”,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是我们的使命。
教与学的重点:收复新疆的过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教与学的难点:理解收复伊犁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在祖国的位置,思考:新疆在祖国的什么方位?面积占祖国的几分之几?新疆有什么物产?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新疆的历史?(当学生有了初步答案的时候再让他们去看“动脑筋”)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正是这样一块“宝地”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她的觊觎,发动了对新疆的侵略,我们今天就来看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如何英勇抗敌,收复新疆的。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要求:根据投影展示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列出知识结构提纲,并记录下疑难点。)
1、最先妄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有哪几个?
2、浩罕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在今什么位置?他是怎样侵占新疆的?
3、清政府内部对新疆问题有那几种态度?
4、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5、你知道伊利在新疆的位置吗?试着说一下伊利位置的特点。
6、清政府用一块领土和很多赔款来换回伊利,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疑释惑:
㈠小组合作交流:以4人为一个小组为单位讨论,
目的:(1)解决展示的问题。(2)解决子都中产生的疑难。
㈡师生共同交流: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问题4、5、6。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解疑。在基本达成共识后,给予学生5分钟的记忆巩固。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侵略者的做法当然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这一百多万的土地我们怎能拱手相让?然而,面对新疆局势危机,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却产生了分歧。因为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但西北形式严峻,而且东南由于日本入侵台湾也警报频传。为此清政府内部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激烈争论,那么同学们对此有什么认识呢?(小组讨论并形成自己观点)
海防派的主要观点:
1、新疆这块领土对国家来说是无用的,收复新疆不仅不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政上的巨大损失。
2、在俄、英向新疆扩张侵略势力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收复新疆,即使勉强收复,也无法保持,势必旋得旋失。
3、中国实无力量兼顾沿海和边塞两方面的防务,而比起新疆来,海防更为重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舍弃新疆、专备海防。
4、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手,因而不能出兵西征,应该把经费用以扩大海军之需。
塞防派的主要观点:
1、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片面地强调海防而忽视塞防,‘扶得了东边倒了西边’,恐怕到头来是‘西边必倒东边亦未能扶也’。因此,塞防、海防应当并重。”
2、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蒙古难保,进而京城就不保。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3、外国势力,特别是沙俄在我国西北的侵略威胁日益严重,加强塞防以抵御沙俄,乃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教师:清政府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观点 ,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历史背景中去看待他,要客观地评价他,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我们要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有贡献,特别是收复新疆,这是爱国之举,抵抗沙俄侵略,他是有功之人。但是他毕竟是清朝的一位封建官僚,这注定他有两面性,既反侵略,又反人民,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这是该否定的。但是综合他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认识的左宗棠和你以前了解的左宗棠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历史背景中去看待他,要客观地评价他,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我们要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有贡献,特别是收复新疆,这是爱国之举,抵抗沙俄侵略,他是有功之人。但是他毕竟是清朝的一位封建官僚,这注定他有两面性,既反侵略,又反人民,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这是该否定的。但是综合他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阿古柏 侵占新疆
左宗棠 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
左宗棠 收复伊利
设行省 治理新疆
教师总结:一百多年前,新疆历经苦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一百多年后,新疆在新中国的羽翼下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日益成长,蓬勃发展,让我们共同祝福新疆吧!
学生总结: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㈠知识再现:
1. 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 和与新疆接壤的 虎视眈眈的想争夺新疆。
2. 年左宗棠收复除 外的新疆地区。1884年设置 。
(二)精挑细选:
3. “大将筹边尚未足,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
A.清政府镇压噶尔丹叛乱 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4.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的原因包括 ( )
①左宗棠的才能 ②清军的英勇奋战 ③新疆当地人民的支持 ④正确的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能力提升:
5.根据下面的《收复新疆示意图》,讲讲左宗棠的进军路线及收复新疆的简单经过。你认为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哪些?
附答案(一)1、英国 俄国 2、1878 伊利 新疆行省
(二)3、B A
(三)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战争具有正义性;②清军的英勇抗战;③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支援;④左宗棠的坚决态度及正确的战略决策。
教后记:;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