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与学目标
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与学难点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
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南昌起义部分
学习方法:先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背景 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意义:)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他会怎样演讲
生生合作:小组交流巩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小组集体定稿,然后指派代表发言.
师生合作: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部分
学习方法: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这一部分,并尝试编列知识提纲.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发现好的提纲让学生展示.学生根据提纲巩固此部分内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能力训练54页)和课本56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教师提示:
A.会师时间:1928年4月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D. 意义:
方法:根据提示,小组讨论整理出答案,然后指派代表发言.
2、根据57页“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层层引导: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留给我党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井冈山创立的过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从中国革命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中国国情.)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总结,学生巩固知识.
按照纲要信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南昌起义→ 南下受挫 }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
秋收起义→ 敌强我弱
(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完成下列题目)
一、填空题
1、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3、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建立者 。
4、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 。
5、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 后。
6、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 ,会师的队伍是 、 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 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
8、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9、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吸取的最深刻的教训(或宝贵经验、或启示)是 。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起源于 。
二、简答题
1、电影《秋收起义》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在进攻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队伍进入井冈山地区,毛泽东的举措遭到当时的党中内和前敌委员会的极力反对,认为此举是要“落草为寇”毛泽东要做“山大王”,你同意谁的观点?试简述理由?
2、国民革命(大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或启示)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中说“讲起‘八一’历史长”,请你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2、材料:阅读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请回答:(1)请回答,你从上面的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2)这首诗反映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3)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七)教后记,学后记
附:答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部分的答案: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部分的答案: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教师提示: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部分的答案: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留给我党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井冈山创立的过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中国革命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中国国情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部分的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南昌起义2、南昌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4、南昌5、秋收起义6、1928年4月、朱德、陈毅、湘南7、工农红军第四军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9、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10、南昌起义
二、简答题答案
1、(1)我同意毛泽东的观点。
(2)理由○1中国反动势力的力量比较的强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里。因而不能照搬外国“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路线。○2中国的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积蓄革命力量,而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革命基础好。是理想的场所。
由此可见,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后作出的选择,并不是所谓的“占山为王”,而是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烈火。
2、(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三、材料分析答案
1、(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
(2)2011-1927=84年。
2、(1)我能材料中得到以下信息○1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很艰苦;○2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保持着高涨的革命乐观态度;○3井冈山的物产比较的丰富。
(2)体现了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今天这种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而艰巨,需要我们有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