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与学重点: 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教与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教与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学习过《丰碑》《七根火柴》《草地的晚餐》等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吗?这些故事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听过这首诗吗?知道作者是谁吗?
让我们带着这一个问题,进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的学习吧!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学习方法:先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1)结合课本第一段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课本内容完成长征的经过结构图,并能够结合示意图向其他同学讲解。
长征初期路线
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生生合作:小组交流巩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小组集体定稿,然后指派代表发言.
师生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发现好的提纲让学生展示.学生根据提纲巩固此部分内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结合课本P60页图各小组用最简洁的句子描绘长征路线,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2、你能否根据根据61-62的几幅图页小组议论说一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方法:根据提示,小组讨论整理出答案,然后指派代表发言.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贵州境内最后一站传递活动在遵义会议会址前拉开帷幕,开始了在历史名城遵义的“红色之旅”。为什么会选在遵义?遵义会议用了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2:党的历史上我们学过的还有那些词语?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总结,学生巩固知识.
瑞金(1934.10)-(四道封锁线过湘江)-渡乌江-夺遵义(会议1935.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1935.10)-会宁会师(1936.10)。
(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完成下列题目)
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右图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的会议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3.图中小楼里曾召开的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据此完成5-6题。
5. 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下列的精神中,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①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 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中考试题:
1.(2008年福州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2.(2008年南充市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2008年天津市)根据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依据地图所示,填写红军长征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名称。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 -过雪山草地-
(2)红军长征共经过现今的哪几个省?
(七)教后记,学后记
附:答案
(三) 瑞金(1934.10)-(四道封锁线)-乌江-遵义(会议1935.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1935.10)-会宁会师(1936.10)。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部分的答案:
1题答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词语是生死攸关 2是中共一大的开天辟地
(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部分的答案:
答案:1—6 DCDCCB
中考题解析 1解析:毛泽东的诗词《七律 长征》以长征的历程为背景而创作。诗词涉及到长征途中众多历史事件。“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在这里取了强度大渡河飞度泸定桥的胜利。答案:D
2解析:本题以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在学习中注意事件与意义的对照掌握。同时提醒同学们,对于此类知识的掌握,如备选项中的几次重要会议,最好通过列表比较掌握,这样既准确又牢固,以便于应对综合题目的考查。 答案:B。
3 解析:此题以图片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红军长征中经过的主要省份、地点和事件。解决的关键是平时的学习中既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又要注重提取图片的有效信息辅助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二者的正确结合。
参考答案:
(1)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
(2)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答出四个省份名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