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4.4-4.5
阶段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前者需要氧气,后者不需要氧气
B.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后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C.前者分解有机物彻底,后者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前者释放能量多,后者释放能量少
2.利用酵母菌酿酒,是因为酵母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糖类发酵产生
(
)
A.乳酸
B.酒精
C.二氧化碳
D.水
3.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
A.用来构成组织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4.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属于鸟类)、蚌(属于软体动物)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
A.肺,肺
B.肺,鳃
C.肺和气囊,肺
D.肺和气囊,鳃
5.如图表示葡萄糖在人体某结构内的含量变化情况,请你判断该结构是
(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腔
D.输尿管
6.正常人体内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
A.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7.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选项
结论
甲装置
乙装置
A
液滴左移
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B
液滴不动
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C
液滴不动
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D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8.膀胱的功能是
(
)
A.形成尿液
B.暂时贮存尿液
C.运送尿液
D.排尿
9.血浆、原尿、尿液中均含有的物质是
(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葡萄糖
④尿素
⑤蛋白质
⑥尿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0.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D.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11.某人饥饿时吃葱油饼,此葱油饼经人体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将他们排出体外的器官组织是
(
)
A.肺、皮肤、肾
B.毛细血管、肾
C.鼻、血管、皮肤
D.皮脂腺、肝脏、肾
12.班氏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各与班氏试剂以1:10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现象如下表,则推论正确的是
(
)
尿样
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甲
红色沉淀
乙
蓝色和蓝灰色
丙
橘黄色沉淀
丁
黄色沉淀
A.甲、丙、丁的尿液都可称为糖尿
B.只有乙是糖尿病患者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病患者
D.甲、丙是糖尿病患者
13.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I、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III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4.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15.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
B.是否需要氧气
C.是否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16.下列四个表达式中,能表示运动后肌肉会酸的是
(
)
A.
B.
C.
D.
17.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18.一个健康的人若短时间内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19.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
)
A.先通气后密封
B.通入足量氧气
C.先密封后通气
D.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
20.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生于正常人的肠道内,但不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内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时,一旦伤口的坏死组织增多,破伤风杆菌将大量繁殖,严重时可致死,这种破伤风杆菌的代谢方式是
(
)
A.自养,不需要氧
B.自养,需要氧
C.异养,不需要氧
D.异养,需要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蛋白质被消化后,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或
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
、水和含氮废物,如
等。
22.根据能量的获得、消耗和贮存的关系(一般的情况):
如果是正常成年人,则
;
如果是久病不进食的人,则
;
如果是青少年,则
。
23.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时所含某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
(1)若X为肺,则Y为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若X为肾脏,则Y为
(填“尿素”或“葡萄糖”)。
24.
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
。
25.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各部位的血液分配是不同的,如:进行剧烈运动时,流向骨骼肌的血液会明显增多;当吃饱饭休息时,流向肠胃的血液会比空腹时明显增多。回答问题:
当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产热原理主要是由血液提供的
与该部位内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使其中的
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此时伴随的生理现象是大量出汗,出汗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汗液
散热,另外,通过出汗排出除
以外的一些代谢终产物。
26.填出图中泌尿系统组成简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7.如图表示一名肾衰患者接受洗肾机治疗时的情形,表中列出了进入及离开洗肾机的血浆成分的部分资料。
(1)洗肾机中渗透管与肾单位中
的滤过作用相似。
(2)洗肾机主要是帮助除去肾衰患者血浆内的
等物质。
28.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单位:克/100毫升)
样本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A
-
-
1.6
2.0
0.0
-
-
B
90
-
0.75
0.03
0.002
-
-
C
-
++
1.6
1.5
0.02
++
++
(1)属于原尿样本的是
(填“A”或“B”)。
(2)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填“A”“B”或“C”),理由是
。
(3)经检查某肾病患者尿液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加,尤其是夜间多尿,请问该患者可能出问题的生理过程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9.(6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和肾孟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如表,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1)从表格数据可以得知,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是
。
(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
的作用。
(3)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
作用。
30.(10分)如图(1)是一个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呼吸作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和加液体石蜡的目的是
。
(2)一段时间后,容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与酿酒原理相同,写出此时葡萄糖发生变
化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
+二氧化碳十能量(少量)。
(3)打开弹簧夹,通入氧气,溶液由澄清变浑浊的速度
(填“加快”或“减慢”),此时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从实验方法看,前次实验对后面实验起
作用。
(4)继续探究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填字母)。
A.有多种酶参与
B.最适合PH是7
C.最适温度是40℃
D.0℃时酶逐渐失活
四、分析说理题(共19分)
31.(4分)如图是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几种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肾脏被形象的称为人体“滤清器”,是因为通过它可以形成尿液,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有碍健康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从而帮助人体保持
含量的相对平衡。
(2)请在5幅图之间,用箭头(→)表示出饮料中的水最终进入尿液的运行路线,以体现人体四大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密切关系:A→E→
→D(填入相应的字母编号)。
32.(9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判断理由是
。
(2)该器官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物质是
。
(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33.(6分)三聚氰胺(C3N6H6)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为300℃。三聚氰胺溶于热水,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气。由于该物质含氮量较高,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于是,少数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能进一步诱发膀胱癌。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是
。
(2)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分解成
。
(3)被人体吸收的三聚氰胺由小肠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中,甲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乙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丙同学认为要经过心脏的全部四个腔。你同意
(填“甲”“乙”或“丙”)的观点。
(4)写出一条有关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
。有人说三聚氰胺可以作阻燃剂,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4.4-4.5
阶段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D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B
C
C
B
D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尿素。
22.能量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获得>能量消耗。
23.(1)二氧化碳;(2)尿素。
24.新陈代谢;基本特征。
25.肌肉;氧;化学;蒸发;二氧化碳。
26.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27.(1)肾小球;(2)尿道。
28.(1)B;(2)C;蛋白质较多;(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9.(6分)(1)水;(2)滤过;(3)重吸收。
30.(10分)(1)除去氧气;(2)酒精;(3)加快;对比;(4)C。
四、分析说理题(共19分)
31.(4分)(1)水盐;(2)B→C。
32.(9分)(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2)有氧呼吸;葡萄糖和氧气;(3)B。
33.(6分)(1)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氨基酸;(3)丙;(4)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气;升华温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