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同步课件3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9.1溶液的形成(同步课件35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4 10: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4.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新课导入
NaCl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
NaCl固体、糖、CuSO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
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学具准备
新课导入
思 考
……?
海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一、溶液
新课讲解
海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称
呼它为“溶液”。
溶液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的定义又是什么?
思 考
新课讲解
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
实验9-1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不见了。
原因:
新课讲解
提问
1.如果加入的是细沙,我们能称呼它为“细沙溶液”吗?
不能,它的成分不是均一的,停止搅拌后细沙会沉淀在杯底,不具稳定性。
2.若取出蔗糖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它们的组成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蔗糖溶解后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新课讲解
3.水可以算作是溶液吗?为什么?
不能,水是纯净物,它没有溶解其他物质。
4.由以上问题,你能归纳出溶液的特征吗?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新课讲解
如果加入的是食盐,它在水中发生的变化与蔗糖一样吗?
  不完全一样,食盐是由Na+和Cl-构成的,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自由移动,形成均一、稳定的食盐水。

思 考
新课讲解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溶解的微观过程
新课讲解
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自由讨论
2.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4.溶液一定是液体吗?有气体或固体状态的溶液吗?
3.气体可以作为溶质吗?
新课讲解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思考
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知道了不同组成的溶液中溶剂常常为液体,而溶质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几种物质溶解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了解乳化原理及应用。

新课讲解
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吗?试举例说明。
提问
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吗?
新课讲解
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水的温度。分别加入2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再测量温度。
实验方案:
探究
实验装置图

新课讲解
1.注意NaOH的腐蚀性。
2.温度计不能用作玻璃棒搅拌。
3.要控制变量,三个实验中的药品和水的用量要尽量相同。
注意
记录:
新课讲解
实验结果
基本不变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小结
新课讲解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
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许多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不能认为没有发生这两个过程。
说明
1
2
新课讲解
三、物质的溶解性
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思考
新课讲解
实验9-2
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新课讲解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溶质
溶剂
现象



汽油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汽油
难溶解
溶解
溶解
难溶解
现象
结论
新课讲解

实验9-3
水中滴入红
墨水,振荡
振荡,静置
加入乙醇,不要振荡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结论
新课讲解
溶质和溶剂的确定方法:
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就是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液体为溶剂
量多的为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溶液中没有水存在时
新课讲解
三、乳化
沾有油污的餐具通常用什么清洗?
洗洁精
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不妨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新课讲解

实验9-4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分层
浑浊
浑浊
分层
不分层
不干净
干净
分层
新课讲解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必须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相混合而成)。其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乳化现象:往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不分层的现象。
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
新课讲解
乳化现象(乳化并不是溶解)。
解释
我能进入油中
我能进入水中





新课讲解
生活中哪些液体属于乳浊液呢?用汽油清洗油污和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它们的原理相同吗?若不同,原理分别是什么?
交流讨论
如油漆属于乳浊液。原理不同,前者是溶解,后者是乳化……
新课讲解
四、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在进行碘与高锰酸钾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解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C
课堂小结
返回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 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溶质、溶剂。
溶液
概念
特征
组成
D
当堂小练
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2.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D
B
当堂小练
2.在化学实验室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曾接触过许多溶液。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完成下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医用酒精
生理盐水
硫酸铜

碳酸钠

氢氧化钙

乙醇

氯化钠

当堂小练
3.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解:不会出现浑浊。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