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4 14: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功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H=-125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mol
B.若生成2 mol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小于2512 kJ
C.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 kJ
D.若转移10 mol电子,则消耗2.5 mol O2
3.已知:①CO(g)+H2O(g)=CO2(g)+H2(g) △H1;②CH4(g)+H2O(g)=CO(g)+3H(g) △H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CO的燃烧热为△H3,则H2的燃烧热为NH3-△H1
B.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OH=AH1-△H2
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H2<0
D.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H1<0
4.根据如图所示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0;△H2<0 B.△H3>0;△H4<0
C.△H5>0;△H<0 D.△H=AH1+△H2+△H3+△H4-△H5
5.工业制备合成氨原料气过程中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41.0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中生成1 mol H2(g)放出41.0 kJ热量 D.反应中消耗1体积CO(g)放出41.0 kJ热量
6.对于合成氨N2(g)+3H2(g)2NH3(g) △H=-92.4 kJ·mol-1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7.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n(A):n(B):n(C):n(D)=1:3:2:2 ⑥B的浓度不变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8.可逆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6 mol/(L·s) B.v(B)=0.3 mol/(L·s)
C.v(C)=0.5 mol/(L·s) D.v(D)=0.2 mol/(L·s)
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Br2,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Br2(g)2HBr(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进行如下操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H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低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l mol He,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e,反应物浓度下降,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逆向移动
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Br2,平衡正向移动,但H2最终的转化率与原平衡一样
10.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 mol H2和4 mol N2,10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11.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12.将V1 mL 0.1 mol·L-1的Fe2(SO4)3溶液与2 mL 0.1 mol·L-1的KI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下列方法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
A.若V1<1,加入淀粉 B.若V1≤1,加入KSCN溶液
C.若V1≤l,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Ba(NO3)2溶液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I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2>T1,△H>0
C.图I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III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H<0
14.恒温恒容条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生成4 mol B的同时消耗2 mol C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5.-定条件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3 mol Y进行如下反应:X(g)+3Y(g)2Z(g),经12s达到平衡,生成0.6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反应的△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B.若增大X的浓度,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s)
D.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16.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L-1的NO2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OH=-56.9 kJ·mol-1。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60s后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0-60s内,NO2的转化率为75%
C.0-60s内,v(NO2)=0.02 mol·L-1·s-1 D.ab两时刻生成NO2的速率v(a)>v(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17.(6分)在某温度(T℃)的水溶液中,c(H+)=1.0×10x mol/L,c(OH-)=1.0×10y mol/L,x与y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T℃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已知lg2=0.3)
(3)在此温度下,将pH=13的NaOH溶液VaL与pH=1的硫酸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Va:Vb= 。
18.(13分)(一)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符合图1的有 (填序号,下同),符合图2的有 。
①煅烧石灰石 ②木炭燃烧 ③炸药爆炸 ④酸碱中和
⑤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二)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I、II、III)三套实验装置:
(1)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II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可推出M溶于水 是放热反应(填“一定”或“可能”),理由是 ;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 .
(3)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 (填“I”或“III”)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
19.(5分)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三种酸酸性最强的是 。
(2)常温下,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填字母)
A.c(H+) B. C. D.
(3)25℃时,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这时钠离子浓度与醋酸根离子浓度相等,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
20.(8分)某反应在体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min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逆(A)=v正(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21.(6分)已知:N2(g)+3H2(g)2NH3(g) △H<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6 mol H2使之发生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 。
(2)当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3)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减小一倍,平衡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
(4)若有甲、乙两容器都充入2 mol N2和6 mol H2,甲容器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保持恒容绝热,同时开始反应,更先达平衡的是 (填“甲”或“乙”)容器,甲中N2的转化率比乙中的更 (填“高”或“低”)。
22.(14分)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0.30 mol X、0.10 mol 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1)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5 min,则t0~t1阶段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
(2)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此阶段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3)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此阶段的平衡常数K= 。
(4)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10 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乙图I~V处平衡中,平衡常数最大的是 。
(5)若起始实验条件不变,重新向该容器中加入0.60 mol X、0.20 mol Y和0.080 mol Z,反应至平衡状态后X的转化率= 。
武功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人民教育)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5BDDBC 6-10BBBCC 11-15ABCBA 16D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17.(6分)(1)1.0×10﹣15(1分) 小于(1分)
(2)1.3(2分) (3)9:2(2分)
18.(13分)(一)②③④⑥ (2分) ①⑤ (2分)
(二)(1)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2分)
(2)①可能 (1分) 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2分) ②硝酸铵、氯化铵(2分)
(3)I (1分) 放热(1分)
19.(5分)(1)CH3COOH(1分)
(2)BC(2分)
(3)(2分)
20.(8分)(1)2A+B 2C (2分) (2) 0.1mol/(L·min)(2分)
(3) c、d (2分) (4)40% (2分)
21.(6分)(1)1∶1(2分) (2)不(1分) (3)左 (1分)
(4)乙(1分) 高(1分)
22.(14分)(1)0.018 mol·L-1·min-1(2分) (2)<(2分)
(3)减小压强(2分) 2.8(2分)
(4)3X(g) 2Y(g)+Z(g) ΔH=-10a kJ/mol(2分) Ⅴ(2分)
(5)60%(2分)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