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22: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B.
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
3.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B.
玻璃
C.

D.
食盐
5.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水的温度有关
B.
水的表面积有关
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
水的质量有关
6.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C.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
时,水才会沸腾
D.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7.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物体下落
B.
冰化成水
C.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D.
行驶中的车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冰比
的水冷
B.
读作“零下
摄氏度”
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D.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
9.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沸点是
B.
海波在
段吸收了热量
C.
海波在
段是气态
D.
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0.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
酒精汽化时吸热
B.
酒精液化时吸热
C.
酒精熔化时吸热
D.
酒精升华时吸热
11.
的冰和
的水相比较
?
A.
的水比较冷
B.
的冰比较冷
C.
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
12.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汽化吸热
D.
液化放热
13.
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14.
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看到水龙头开着及时关上
B.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C.
洗手时不要开着水龙头
D.
喝污染的水,会使人生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4分)
16.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17.
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为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18.
小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9.


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
?形成的。
20.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的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
?热,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21.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将进酒》中有这样的两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描述黄河水具有
?能,“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水具有
?能。对于水资源我们举出一个关于水能的利用方式: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6分)
22.
阅读以下报道:弥勒县今天多云,早上有雾,南风
级,最高气温
度,晚间是阴天,南风
级,相对湿度
。希望全县人民注意天气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1)找出文中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
?。
(2)找出文中一处有关的知识,写下来,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
?。
23.
如图所示,一些小冰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判断


各时间段内物体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此选项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此选项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此选项正确。
2.
D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故A错误;
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故B错误;
体温计的量程
,沸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体温计不能放在沸水中消毒,故C错误;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直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所以使用体温计之前应先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故D正确。
3.
B
4.
B
【解析】铜有固定的熔点,所以铜属于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符合题意;
冰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属于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食盐有固定的熔点,所以食盐属于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5.
B
6.
D
7.
B
8.
B
【解析】
的冰与
的水状态不同,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
表示温度比

,读作负
摄氏度或零线
摄氏度。故B正确;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
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
。故D错误。
9.
B
10.
A
11.
C
12.
A
13.
D
【解析】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云中的小水滴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故D错误,符合题意。
14.
C
【解析】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C正确;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
15.
B
第二部分
16.
【解析】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液柱在
之间,分度值为
,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

17.
充分接触;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碎冰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能将其碰到试管底或者试管壁,防止影响测量结果;
()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示数在
的下面,是零下,所以其示数为

18.
凝华;放出;凝固
【解析】霜是水蒸气急速降温时,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这个过程要放热。用湿抹布去擦霜时,抹布上的水分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凝固成了冰,把抹布粘在了侧壁上。
19.
凝华;折射
20.
吸;液化
21.
重力势;动;水力发电
第三部分
22.
(1)
最高气温
度;改为:最高气温
摄氏度
【解析】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而在具体读数的时候应该读作摄氏度,故文中的错误处是:“最高气温
度”,应改为“最高气温
摄氏度”。
??????(2)
早上有雾;液化
【解析】题目中的天气是“早上有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3.
为固态,温度上升;
为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
为液态,温度升高。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作熔化;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
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
为熔化前的状态,为固态,冰块在吸热的过程中,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为熔化后的状态,为液态,水吸热,温度升高。
第4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