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关于两种液体的质量
、
及比热容
、
,下列关系式中可能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
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3.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
?
A.
砂石的温度高
B.
水的温度高
C.
砂石的温度升高得多
D.
水的温度升高得多
4.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昼夜温差较小,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比沙石具有较大的
?
A.
内能
B.
比热容
C.
密度
D.
热量
5.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
B.
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
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
D.
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B.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
热量总是从比热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小的物体
D.
比热是物质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7.
盛夏,炽热的阳光照在海面上,可是海水的温度变化并不大,这是因为
?
A.
海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
海水吸收的热量较少
C.
海水的比热容较大
D.
海水的比热容较小
8.
浙江大学制造出
一种由碳元素
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
多孔隙,故名"碳
海绵
"
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
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
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
A.
保温性能好
B.
易被压缩
C.
能吸油但不吸水
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9.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对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
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10.
在研究物体吸收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有:()
千克的铜块;()
千克的铝块;()
千克的铜块;()
千克的铅块。应选用的材料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11.
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概念,是为了比较
?
A.
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B.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C.
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
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
?
A.
密度小
B.
导热性差
C.
导电性差
D.
隔音性好
1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关于该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B.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和侧壁
C.
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D.
若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水的末温更高
14.
将一壶水从室温烧开,需吸收热量约为
?
A.
焦
B.
焦
C.
焦
D.
焦
15.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把甲放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温度降低了
,将甲取出,再把乙物体放进去,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
,由此可知
?
A.
甲物体比热容大
B.
乙物体比热容大
C.
两个物体比热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年
月,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在机体结构上,设计人员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由于铝锂合金
?
更小,所以相比较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小,舱壁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
?
性能,可维持舱内的温度,降低能耗。
17.
由表可知,
千克煤油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
为
?
焦;
千克水温度从
升高到
吸收的热量
?
煤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千克铝温度升高
,它的比热容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时吸收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它是物质本身的
?(填“特性”或“属性”)之一。它的单位是
?,读作
?。
19.
我国北方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
?,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
20.
甲、乙两球质量相等,甲球吸收的热量大于乙球吸收的热量。有关甲、乙两球的比热容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情况有:
?。(写出三种)
21.
如图若是小明和小娟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左右两装置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水和柴油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的测量工具是
?,使柴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
?(选填“相同”或“不同”)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22.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
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如图所示。
(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
千克,进水温度为
,出水温度为
。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
]
(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请说明为什么要利用这一特性?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C
4.
B
5.
D
6.
D
【解析】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等有关,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故A错误;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的转移,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C错误;
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特性,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小的吸热能力就弱,所以能够反应物质的吸热本领,故D正确。
7.
C
【解析】盛夏,炽热的阳光照在海面上,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条件下,海水的温度变化比其他物质的温度变化小,故选C。
8.
A
9.
D
10.
B
11.
B
12.
B
【解析】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食品,是因为塑料泡沫的隔热性能比较好,能够隔绝大部分的热量,即导热性差,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
D
14.
D
15.
B
第二部分
16.
密度;隔热
【解析】由“相比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小”知,铝锂合金的密度更小,体积一定时质量更小;
为有效维持舱内的温度,降低能耗,舱壁所需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17.
;等于;不变
18.
;热量;特性;;焦每千克摄氏度
19.
水的比热容较大;多
20.
若
,则
;
若
;则
;
若
,则
(或若
,则
;或若
,则
)
21.
秒表和温度计;不同
第三部分
22.
(1)
【解析】
??????(2)
在质量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的情况下,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第4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