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29 19: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 探究欧姆定律的复习
重点难点 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综合应用;伏安法测电阻;欧姆定律及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过程及其公式应用。
教学目标 熟悉实验的操作过程及电路设计学会分析电路及应用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与交流 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
针对性授课  一、知识预测:一、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这个结论叫做 。其数学表达式为 。定律反映的是 的I、U、R三者的关系。二、用 表和 表测电阻的方法叫 法。其实验原理可用公式表示为: 。其实验电路图如右图所示:三、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路中各处电流 ,即:I=I1=I2=I3;2、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即:U=U1+U2+U3;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即:R=R1+R2+R3,若是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则R=n R′;串联的电阻有 作用,每个电阻所分担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 ,串联时相当于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1、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即:U=U1=U2。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 ,等于各并联电阻的 ,即:1/R=1/R1+1/R2+1/R3,若是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R′/n;对于只有两个电阻并联的电路,其总电阻可用公式 计算;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有 作用,各支路分到的电流大小与电阻成 ,电阻越大,分到的电流越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 ,并联时相当于导体的 增大。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电路图电流特点电压特点总电阻分流分压
课 堂检 测 1.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___A,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V.2. 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导线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电阻R/Ω0.0160.0170.0270.0520.0960.441.1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     ;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镍铬合金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   .3.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20Ω,1A”和“20Ω,0.5A”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4.有两个电阻之比R1:R2=2:5,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 ,加在它们的两端电压之比U1:U2= ;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U1:U2= .5.在如图6-55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是50Ω,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变阻器的p端从a端滑向b端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A.0.24A~0.2A B.0.2A~0.24AC.0.2A~1.2A D.1.2A~0.2A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并联一个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串联一个 Ω的电阻.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B.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电压表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选择的量程越大越好D.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8.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S闭合,且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小、V表读数变小B.A1表读数变大、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C.A1表读数变小、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变大D.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 第9题10.张弛同学在做“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的实验时,她将一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但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都不亮,为了检查电路故障,她另取一只电压表将表分别与小灯泡、开关并联时,表的指针均不动;将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表的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源没电了 B.小灯泡处开路 C.滑动变阻器处开路 D.开关处开路1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12.小宁的探究小组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时,军军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2-2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B.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C.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D.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13.两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是4:1,若将这两只电阻并联,其电流之比: ( )A. 4:1 B.3:1 C.1:3 D.1:414、如图15-2所示,已知电阻R1=3Ω、R2=6Ω,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则电流表A1的示数 ( )A.0.6A  B.0.4A C.0.2A  D.0.1A15.如图15-12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B.,C.,   D.,16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当小明同学按要求将图17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8甲所示)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如图18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图17中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端(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3)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使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17.把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是5 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0.2 A,R2两端的电压是4 V,,求R1和R2 各等于多少?18.图6-62中灯泡L1的电阻是6 Ω,L2的电阻是4 Ω,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1=0.8A;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5A.求灯泡L3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课 后作 业 1.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⑴实验的原理是: (2)这叫 法测电阻。次数灯泡两端电压U/V通过灯丝电流I/A灯丝的电阻R/Ω12.20.2622.50.2833.00.30(3)图15-18是某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实验的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4)右表是实验中纪录的数据。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灯丝的电阻应该为多少?写在右边的表格中。2.用如图15-27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只需填写序号).(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17—27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Ω.(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 电源电压; (3)电阻R2的阻值.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1)R1 、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
S
A
R
P
R1
a
b
图6-55
S
A1
A2
V
L
R1
R2
P
图15-2
B
A
C
图15-12
S1
S2
L1
L3
L2
A
图15-18
图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