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2.4升华与凝华(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2.4升华与凝华(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3 22: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华
B.
升华
C.
凝固
D.
液化
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铁丝网上结霜
C.
河水表面结冰
D.
草叶上结露珠
3.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凝固现象且吸热
B.
凝固现象且放热
C.
凝华现象且放热
D.
凝华现象且吸热
4.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时要放热
B.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
C.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
D.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时要吸热
5.
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6.
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升华现象
B.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D.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7.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应用在了“辽宁”号航母上,该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
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
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沸点是
B.
熔点是
C.
凝固点是
D.
发生升华时一定要吸收热量
8.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春晚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干冰在常温下熔化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空气中水蒸气凝华
C.
秋天清晨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河面上水蒸气汽化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壶中冒出的水蒸气液化
9.
下列四种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种是
?
()夏天,草上的露珠;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深秋,树上的白霜;
()初春,冰雪消融。
A.
()()
B.
()()
C.
()()
D.
()()
10.
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

?
A.
湿衣服晾干了
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
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11.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凝固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升华,后凝华
D.
先汽化,后凝固
12.
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
A.
晾干湿裤子
B.
春天,冰雪消融
C.
用干冰给食品保鲜
D.
冬天,汽车玻璃上形成的霜
13.
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晶莹的露珠
B.
林立的冰川
C.
变小的干冰
D.
洁白的雾凇
14.
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日光灯管两头变黑——升华,衣服箱里的卫生球变小——凝华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汽化,雨后湿柏油路面很快变干——液化
C.
河里的水结冰——熔化,铁块加热成铁水——凝固
D.
熔化、汽化、升华——吸热,液化、凝固、凝华——放热
15.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秋,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
俗话说“水缸穿裙子(出水珠),老天要下雨”
C.
衣柜中“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
D.
深秋,生态公园大道两旁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
沁园春

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的形成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17.
即使在
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
放在衣橱中防虫用的樟脑丸,主要成份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
。打开衣橱发现樟脑丸变小,满衣橱都是樟脑丸的气味。“樟脑丸变小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先熔化,再汽化。判断的依据是:
?。
19.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要
?热(选填“吸”或“放”)。
20.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
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是
?
现象。
(2)
在碟子里倒一点酒精,酒精很快“干”了,这是
?
现象。
(3)
打开冰箱门,冰箱周围冒“白气”,这是
?
现象。
(4)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或消失,这是
?
现象。
(5)
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冰花,这是
?
现象。
(6)
冬天,湖水结冰,这是
?
现象。
21.
甲、乙两个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已知

两种金属密度为

,取质量相等的

两种金属制成合金,这种合金的密度为
?。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22.
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你赞成“露结为霜”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注:“露结为霜”中的“结”表示凝结,在这里是凝固的意思).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说明固态的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所以是一种升华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2.
B
3.
C
【解析】雪是固体,是由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4.
A
【解析】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故A错误,B正确;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故C正确;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故D正确。
5.
C
6.
C
7.
D
【解析】温度到
时开始升华,这时物体依然是固态的,所以不是沸点,也不是凝固点,A和C是错误的;
B、这种材料温度升高到
时硬度变小,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不是熔点;
升华一定要吸收热量,所以D是正确的。
8.
D
【解析】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液化后形成的,故C错误;
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
9.
C
【解析】()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都属于凝华现象。
10.
C
【解析】湿衣服变干,是湿衣服中的水分变为了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樟脑片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11.
B
12.
D
【解析】洗过的湿裤子被晾干,裤子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蒸发吸热,A不符合题意;
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
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周围环境温度,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可用于保鲜食品,C不符合题意;
秋天,汽车玻璃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D符合题意。
13.
C
14.
D
【解析】A、日光灯管两头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卫生球变小是发生了升华现象,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B、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雨后柏油路变干是汽化现象,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C、河里的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铁化成铁水是熔化现象,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D、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故此选项是正确的。
15.
C
【解析】初秋,清晨林中弥漫“白雾”,属于液化现象,需要发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水缸出水珠”属于液化现象,需要发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衣柜中“樟脑丸”变小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符合题意;柿子挂满了“白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发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16.
凝华
17.
升华;吸热
【解析】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18.
A;室温低于樟脑丸熔点,未能熔化,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19.
室内;凝华;放
【解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窗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20.
(1)熔化;(2)汽化;(3)液化;(4)升华;(5)凝华;(6)凝固
21.

第三部分
22.
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第1页(共8
页)